天行专栏

COLUMN
原创专栏

从自我实现到高峰体验: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作者:史咏钢 自我发展 发布时间:2024-11-15

“很明显,任何人所能追求的最光明的未来、最精彩的人生,只有当他全心全意投入自己热爱的事业时才会实现。”                               ——马斯洛


1970年6月8日,星期一,马斯洛像往常一样从房间出来,到游泳池边缓慢散步,贝莎(马斯洛的妻子)跟随在离他几英尺远的后面。后来,他小心翼翼地按照心脏病大夫对他的嘱咐,看着秒表开始跑步。突然,在加利福尼亚的阳光下,他倒下去了,没有一点儿声音。当贝莎急冲到他身边时,马斯洛已死于心力衰竭,享年62岁。——节选自《马斯洛传:人的权利的沉思》[1]

在马斯洛去世的前一年,按照写作计划,他在准备完成一本新的选集《人性能达到的境界》,原本的计划包括新素材的添加、一篇详细的前言和后记,以及对全部文稿的充分修改和更新,但他的突然离开导致本书没有办法按计划完成。在马斯洛离开之后,他的妻子贝莎及编辑迈尔斯·维什按照马斯洛选定的文章,重新进行了编辑工作,1971年,《人性能达到的境界》得以出版,成为马斯洛临终前留给世人的最后一部作品。

马斯洛后期的文章并不是很好理解,但读他的东西绝不会无聊,反而会是有趣的,他的好友亨利·盖革这样评价道:“他想写的东西是不易表达的。他会退后一步,向读者发送“文字波”。他创造新颖的语词,就像巴赫写出独创的曲调一样自如。他用文字演奏,让文字来回弹跳,直到它们能够确切表达出他的意思。你并不会认为这是他在写作方面所搞的把戏,因为这绝不是把戏,而是为了让别人理解自己而做出的紧张努力。紧张并没有使他显得沉闷,所以他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他在文字和表达方面的倾情投入,使得阅读他的著作成为一种乐趣。”我们现在就带着大家在马斯洛的文海中拣起一两只贝壳,细细地把玩一番,感受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与无尽魅力。


亚伯拉罕·马斯洛,作为20世纪5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开创者,被尊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他所引领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以“人”为核心展开研究,与传统心理学派形成鲜明对比。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聚焦于心理异常者,华生的行为主义学派则围绕动物进行研究。而马斯洛强调人的本性与正面价值,主张以最优秀的人作为研究对象。他的理论贡献形成了心理学的“第三思潮”,《纽约时报》赞誉其为人类了解自己的一座里程碑。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威廉·詹姆士

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通过对人类需求的深度剖析,提出了具有深远影响的需求层次理论,包含五种核心需求,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它们依次递进。生理需求构成生存基础,涵盖吃喝拉撒睡等基本要素。安全需求在生理需求部分满足后浮现,人们渴望安全稳定、免受惊吓且秩序井然的环境。归属需求体现人类对情感纽带的追求,包括友情、爱情和性亲密。尊重需求反映个体对自身价值被认可的期望,涉及他人尊重与自我尊重。自我实现需求处于顶端,是个人发挥潜能、实现独特自我的内在驱力。

需求特点 
人的需求具有连续性和无休止性。一个需求满足后,新需求迅速替代,且按优势等级自动排列,高层次需求基于低层次需求满足而出现。人类虽追求满足,但似乎永难彻底满足,而是在满足过程中逐步升华与发展。

具体而言,在需求体系中,生理需求最为紧迫,当面临多种需求匮乏时,食物需求往往占主导。例如,长期饥饿者,食物充足之地即为理想,食物成为幸福的唯一衡量标准,其他需求皆可忽视;幼儿对安全需求反应强烈,如遇跌倒、惊吓、打骂或欺负,会以大哭表达渴望安全。随着成长,虽表现形式改变,但对安全需求依然存在,如追求稳定工作、购买保险等;现代社会诸多因素加剧归属渴望,战友因共同战斗形成深厚情感纽带,这种归属关系伴随一生。类似地,社会流动性、家庭变迁等因素也促使人们在友情、爱情等方面寻求归属。每个人都期望获得尊重认可,满足此需求可增强自信,反之则产生自卑与无助感。自我实现需求是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驱使个体发挥潜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例如,作曲家作曲、画家作画、诗人写诗,以此实现自我价值。

自我实现指的是充分、活跃、忘我、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地体验,在体验时,个体是一个完全而充分的人。这就是自我实现的时刻,是自我成为它自己的那一瞬间。                              ——马斯洛


自我实现的八个途径
马斯洛认为,实现自我的人是人类的典范,他们具备健全心理,能充分挖掘和运用自身天赋潜力。他提出了自我实现的八个关键途径:
(1)忘我
自我实现的起点是忘我地体验生活。如同孩子沉浸于玩具时的专注,我们需摆脱伪装、拘谨和世故,回归纯真无邪的孩童状态,达到忘我境界。这种状态是自我实现的重要标志,让我们能全身心投入生活,感受生活的本真。“当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某一时刻和对这一时刻的体验中去的时候,他们的脸上会重现孩童时期的天真和甜美的表情。”[2]
(2)成长
生活充满选择,每次选择都蕴含成长或退缩的可能。自我实现要求我们将选择转化为成长契机,而非寻求安全或退缩。只有持续朝着成长方向迈进,我们才能逐步实现自我,不断拓展自身的边界。“让我们把生活看作一系列选择的过程,一个接一个的选择。每次选择都有前进和后退之分。选择后退则意味着一种防御追求安全、恐惧的心态;而选择前进,就会趋向成长。一次又一次地选择成长而非退缩,就意味着一次又一次地接近自我实现。
(3)真实
我们都拥有独特的自我,自我实现需要倾听内心声音,展现真实自我,而非遵循父母教导或权威指令塑造自我。“每个人都有一个自我,我有时会说“要倾听内在的冲动之音”,意思就是说让自我浮现出来。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尤其是小孩和年轻人),在大多数时候都不是倾听自己的声音,而是听妈妈的、爸爸的、领导的、长辈的、权威的或传统的声音。”
在真实这一点上,马斯洛经常会给他的学生们举这样一个例子:
当别人递过来一杯葡萄酒并问你们是否喜欢时,要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去回答。首先,我建议你们不要看瓶子上的标签,这样就不会获得任何提示自己应该说喜欢还是不喜欢。接下来,如果可能的话,我建议你们闭上眼睛,然后“定一定神”。现在,你们就可以开始转向自己的内心了,摒除外界的喧闹,细细品味自己舌尖上的酒味,并听从来自内心的“最高审判”。这时,也只有这时,你们才能站出来说,“我喜欢它”或“我不喜欢它”。如此得出的结论,不同于我们通常因沉湎于虚假而得出的结论。
马斯洛提到在最近的一次聚会上,他偶然看了一个酒瓶上的标签,并肯定地夸赞女主人,说她确实选到了一瓶非常棒的苏格兰威士忌。但紧接着他闭上了嘴:我在说些什么?我明明对苏格兰威士忌知之甚少,我所知道的都是广告上说的。我其实并不知道这瓶酒到底是好是坏,可往往我们都会做出这种愚蠢的事。拒绝做这种事是自我实现这个持续过程的一部分。类似的情形还有很多,比如有人问你:你肚子疼吗?你感觉好吗?这个东西好吃吗?你喜欢生菜吗?……好好感受下,你要怎么去回答?
(4)诚实
诚实是自我实现的重要品质。当心中有疑虑,应坦诚表达,而非隐瞒。通常来说,当我们有怀疑的时候,我们是不诚实的。从自己的内心去寻找答案意味着承担责任,这本身就是向自我实现迈进了一大步。马斯洛提到在心理治疗中,诚实问题尤其凸显,“来访者大部分时候都是不诚实的,他们在扮演、在伪装,他们并不太容易接受“要诚实”这样的建议。”“在心理治疗中,你可以看到它,感觉到它,意识到需要承担责任的时刻。于是你就会清楚地知道责任是什么样的。这是向前迈出的重要的一步。每一次承担责任,都包含了一次自我的实现。
(5)勇气
自我实现需要勇气,敢于与众不同,不随波逐流。在追求自我的道路上,我们可能会面临他人的不理解或反对,但只有勇敢坚持,才能坚守自己的方向,实现真正的自我。“一个人在每次面临选择的时候都会做这些小事情,他会发现这些小事情加起来会让他做出更好的选择。他渐渐就会明白自己的命运是什么,什么样的人将会成为自己的另一半,自己的人生使命将是什么。如果一个人敢于在生活的每一刻都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遵从自己的那个自我,并从容地说“不,我不喜欢这个(或那个)”,那么他就能为自己选择一种明智的生活。”
(6)持续进步
自我实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非终点。我们应将目标设定在一流水平,竭尽全力去实现。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和进步,我们才能不断挖掘自身潜能,实现更高层次的自我价值。“自我实现并不是说一定要做一些遥不可及的事情,但它可能意味着要经历一段艰苦严苛的准备阶段,才能实现一个人的可能性。自我实现可以是在钢琴键盘上苦练指法,也可以是努力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好。如果你的目标是成为一个二流的医生,那么这个目标很难把你引向自我实现,如果要趋向自我实现,你应该要求自己成为一流的或者尽可能优秀的人。”
(7)放弃防御心理
我们要了解自己的喜好和厌恶,明确自身方向和使命,识别并放弃防御心理。例如在恋爱中,应放下对异性的敌对情绪,将对方需求视为自己需求,尊重对方个性,不求回报。这样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促进自我实现。“这意味着对防御的识别,以及在识别防御之后找到勇气去卸下这些防御。这是痛苦的,因为防御是针对不愉快的事情而建立的,但卸下防御是值得的。如果要说精神分析文献的最大贡献,那就是它告诉了我们压抑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8)高峰体验
高峰体验是自我实现的短暂时刻。这是一些无法用金钱买到、无法担保,甚至无法寻求的极乐时刻。这种时刻就像英国作家C.S.刘易斯(Clive Staples Lewis)所写的那样,令人“喜出望外”。你既可以设置条件,让高峰体验更有可能发生,也可以从反向设置条件,让它们不太可能发生。打破一个幻想,摆脱一个错误的观念,了解自己不擅长的是什么,了解在哪些地方自己不具备潜能——这些做法也是在发现真实的自己。

高峰体验不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更是自我实现的重要标志,它让我们感受到自身的成长和进步。   

                                                                                                                                      ——马斯洛

自我实现的最高层级——高峰体验
高峰体验的定义 高峰体验是自我实现者常常能感受到的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它源自心灵深处,是一种颤栗、满足、超然的情绪体验,伴随着极度的喜悦,如同站在高山之巅,令人有想哭又想笑的感觉,这种体验难以言表却又极其深刻。在高峰体验中,人们常常会丧失时空感,达到忘我境界。例如,艺术家在狂热创作时,外界事物对他毫无影响,他也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当他清醒过来时,恍如隔世,不知自己身在何方。热恋中的人也常常会有这种体验。

高峰体验的表现 

处于高峰体验的人比其他时候更觉得自己是负责任的、活跃的、并处在他所创造的活动和感知的中心。他感觉自己更像原动力,更有主见(而不是由别人摆布的、无助的、依赖的、被动的、软弱的、被指挥的)。他认为自己就能做主,完全负责、意志坚强,比平时具有更多的自由意志,掌握自己的命运。

在高峰体验中,一个人最能够活在当下,也最能抛开过去和将来,全神贯注于当下的高峰体验本身。比如,他在这个时候比平常更善于倾听。由于此时的他能够摆脱习惯和预期的牵绊,不受制约地去倾听,并且不受这种基于过去情况的期望(与目前的情况不尽相同)的影响,也不受到希望或担忧的影响,那些希望或担忧建立在对未来规划的基础之上(这意味着他只把现在作为通向未来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他超越了欲望,不需要用恐惧、仇恨或愿望来贴标签,更不必为了做出评价而比较此处有什么和没有什么。[3]

约拿情结——高峰体验的障碍
然而,人们对高峰体验存在一种矛盾心理,即约拿情结。约拿是《圣经·旧约》中的人物,他渴望得到神的差遣,但当神给予任务时却选择逃避。在心理学中,约拿情结指人们刻意躲开自己的最佳潜能,害怕设想自己能够达到的最高可能性。这源于人们逃避责任的心态,面对可能的完美自我,人们会产生仰慕与敌对的矛盾情感,既羡慕成功人士,又因自身差距而感到不安、焦虑、妒忌和自卑。深入理解约拿情结,我们会发现它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许多人在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时,因害怕失败或承担责任,而选择退缩,放弃了可能实现自我提升的机会。一些有才华的人,因害怕出风头或承担过多责任,而隐藏自己的才华,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高峰体验的短暂性
高峰体验通常很短暂,马斯洛提到,“在我试图理解为什么高峰体验通常都很短暂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很有用的信息。答案变得越来越清晰——我们是因为不够坚强,所以不能够承受太多!高峰体验太令人震撼,太耗能了。因此,处在这种狂喜时刻的人会说,“这太多了”“我承受不了了”或“我快要死了”。当我听到这样的描述时,我有时会觉得,是的,他们可能真的会死呢。发狂的幸福不能持久。我们的机体太弱了,无法承受任何大剂量的伟大和荣耀,就像机体太弱无法承受长达一小时的性高潮一样。”因此,人们对高峰体验存在一种合理的畏惧情感,怕被摧毁、怕失去控制、怕垮台。同时,这种短暂性也提醒我们要珍惜每一次高峰体验,将其转化为成长的动力,推动我们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改变了心理学长期以来只重视对病人和病态的研究,以对健康人的研究为出发点,着眼于人性美好的一面,开创了以研究人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创造力及自我实现为主要内容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人类的这些积极品质的关注不仅对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得更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人类的这些积极品质,而且对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以看作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渊源。

和许多开拓者一样,马斯洛没有完全肯定自己在研究方法上是否站得住脚,他写道:“可靠性低的知识也是知识的一部分。”不过他的见解为心理学注入了新生命,如亨利·盖格在《人性能达到的境界》导言中指出的,马斯洛的著作既在学术界备受推崇,也在一般大众之中大大畅销,作为读者我们可以勇敢地对此作出回应:自我实现的确是大多数人可以企及的目标,而不是疯狂的观念。自我实现不只是保留给圣人、贤者及历史上伟大人物的,也是我们每个人天生的权利。

注释:
[1][美]爱德华·霍夫曼著,许金声译.马斯洛传:人的权利的沉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268.
[2][美] 亚伯拉罕·H.马斯洛著,钟歆译.人性能达到的境界.凤凰壹力.2023:48.
[3][美] 亚伯拉罕·马斯洛著,冯艺腾译.存在心理学.紫云文心.2022:89.

作者:史咏钢

编辑:苏木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天行教育哲学研究院

电话:010-58804184

邮箱:tianxing@bnu.edu.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富中通和大厦10层1002

微信公众号天行LAB

© 2020 天行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90521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