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专栏

COLUMN
原创专栏

天生不同——MBTI的来龙去脉

作者:史咏钢 发布时间:2024-03-08

我们无法理所当然地认定,别人心智运作的依据、原则跟我们的一样。很多时候,跟我们有接触的人不像我们那样推断事物,他们可能不珍视我们珍视的,或对我们感兴趣的不感兴趣。

发展良好而内向的人必要时能够干练地应付周围世界,不过他们表现最佳之处是运用自己的脑袋,也就是思考。同样地,发展良好而外向的人能够有效处理观念,不过他们表现最佳之处是对外的工作,也就是行动。天生的偏好会一直保持下去,就像右撇子或左撇子。

                   ——《天生不同》


“你的MBTI是什么?”

“我是个i人,你让我一个人静一静……”

“你是INFJ啊,难怪……”

……


想必我们专栏的各位读者对于MBTI应该不陌生,如果有人没听说过,也不必着急,待会儿我们会具体介绍。近来MBTI在网络上的流行程度甚至超过了星座,大家在日常自我介绍的时候通常会交换自己的MBTI,至少会告诉大家是i人还是e人。如果你还没有测过自己的MBTI类型,建议你先去网络上搜索MBTI测试一下,知道了自己的MBTI类型再来读接下来的内容可能会更有收获。


关于MBTI的介绍文章和视频在网络上一搜一大堆,为什么我们还要写这样一篇推文介绍MBTI呢?正是因为大家的了解比较碎片化,MBTI的传播和讨论几乎有些被滥用的趋势,因此,我们希望从源头出发让大家系统了解MBTI到底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应用MBTI的划分帮助自己更好地应对人生难题而不是因为性格的划分对我们的人生造成新的困扰。


源头怎么讲?我们带领大家追溯MBTI的发明者,看看她们当初想要做这项测试的初衷是什么。



MBTI是什么


MBTI的全称是“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数人格测试表”(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MBTI®; Myers,1998)。从命名方式来看,这个测试的发明者是两个人,她们是一对母女,凯恩琳·库克·布里格斯(Katharine Cook Briggs)和她的女儿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Isabel Briggs Myers),迈尔斯写了一本书叫《天生不同——人格类型识别和潜能开发》[1]来介绍MBTI,也是我们今天这篇文章主要的参考书目之一。


迈尔斯编制了一系列题目来评估个体在四个维度上的偏好,这些维度组合在一起会产生16种不同的人格类型。这些类型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体现不同的人格差异,可能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测验的目的是希望人们能够借助MBTI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并改善人际关系。


伊莎贝尔·布里格新·迈尔斯

生于1897年的伊莎贝尔,家住华盛顿特区,由母亲教导在家自学。父亲莱纳姆·布里格斯(Lynam Briggs)是一名物理学家,担任美国国家标准局局长十余年。1918年,伊莎贝尔嫁给克莱伦斯·迈尔斯,第二年从斯沃斯摩尔学院毕业,取得政治学学士学位。在乔治·华盛顿医学院的研究中,她测试了五千多位医学生。十二年后她追踪这项研究,发现根据学生的人格类型大致可以预测出他们未来的道路(也就是从事研究、内科、外科或管理)。她后续的研究涵盖了一万多名学生。1957年,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首度发表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BTI)。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于1980年去世。如今,迈尔斯与布里格斯基金会接手了她的研究工作。


MBTI的逸闻趣事[2]

这项测验的缘起有些趣味。据说某个圣诞节,伊莎贝尔·布里格斯把男朋友克莱伦斯·迈尔斯(Clarence Myers)带回家过假期。伊莎贝尔的父母很喜欢这个年轻人,但伊莎贝尔的母亲凯瑟琳注意到,这个年轻人的个性跟自家人不一样。凯瑟琳因此产生了兴趣,想要根据人格类型把人分类,并且阅读了不同人的自传,最后发展出了沉思型、随兴型、实干型、社交型几个基本类型。她阅读了荣格的书《心理类型》(Psychological Types),这本书成为她一生研究的理论基础。后来她的女儿(婚后成为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接手了凯瑟琳的研究工作。


虽然伊莎贝尔从来没有正式研读过心理学,但作为地方银行主管的她学习了统计学和人事测验,于是她在1944年制作了最初的人格类型测验表格。伊莎贝尔说服了宾夕法尼亚州一所学校的校长,让数千名学生接受检测,医学生和护理生也进行了检测。一家私人教育测验公司听闻了这套检测法,在1957年公开发行。直到20世纪70年代这套方法才获得广泛使用。此后,“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应用在数百万人身上,主要用于工作招聘,也用于教学、婚姻咨询和个人发展。数十年来测验表格被不断修正、改进,不过凯瑟琳·布里格斯的初衷——了解“为什么人们是这个样子”,始终是这套测验方法的灵感来源。


卡尔·荣格的人格类型说-MBTI理论基础

MBTI依据的基本理论来自心理学家卡尔·荣格的人格类型说


荣格的对立原则将每种人格描述为对立倾向之间的平衡,如男性化和女性化。他提出的最著名的对立倾向是外倾性(extraversion)和内倾性(introversion)——这就是我们常听到的i人和e人的原初理论模型[3]。


外倾者将注意指向外部,关注他们周围的人和事,而内倾者则专注于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因此,外倾者与他人和外部事件的关系比他们与自己内在需求的关系更合拍。他们倾向于外向,不受自我意识的影响。相反,内倾者专注于内在体验即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让他们看起来更羞怯、更不善交际。然而,由于他们的内在专注性,他们比外倾者更清楚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根据荣格的说法,健康的人格在这些对立的倾向之间保持着平衡,尽管很少有人能在所有人格倾向之间保持完美的平衡。相反,其中某个倾向占主导地位,就产生了人格类型或人格模式的概念。


根据荣格的对立原则,MBTI根据以下四个对立维度评估人们的个性倾向(见表1)。

表1  MBTI评估个性倾向的四个维度[4]

注:

外倾(E,Extraversion),内倾(I,Introversion);

感觉(S,Sense),直觉(N,Intuition);

思维(T,Thinking),情感(F,Feeling);

判断(J,Judgment),知觉(P,Perception)


四个维度各有两种选择,一共可以组成16种不同的类型。当你做完MBTI的测试,结果会给你展示一个由四个字母组成的标记,如ESFP或INTP,那就是你对应的人格类型。



MBTI的结果有什么用


当我们做完MBTI测试时,会收到关于自己所属类型及其重要问题的反馈建议。例如,做完测试的夫妻会收到尊重和适应彼此的类型差异以改善他们的关系的建议;大学生经常在职业中心参加MBTI测试,辅导员或相关的老师会利用测试结果帮助他们进行职业选择;在企业中,公司使用该工具来帮助工作团队和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员工不同的工作风格和偏好。


MBTI旨在描绘一幅人们如何应对周围世界的多侧面全景图,提供了一个帮助我们理解个体差异是如何影响人们行为的框架,学会欣赏他人的不同之处可以让人们采取不同的视角,并以更加包容的态度做出决定。在企业中,MBTI被广泛认为是帮助个人和组织更好地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的有效工具,例如,做出令人满意的职业选择、获得更好的沟通、有效解决冲突和筛选更有能力的工作团队。


MBTI对于人际关系合作的启发

从MBTI的划分依据来看,我们了解到每一个人格维度都包含着截然相反的两极,这显示出人与人之间思考方式的差异。这种不同是客观存在的,当我们了解了这种不同的存在,对于人格类型之间的误会和冲突就具有了更多的善意,往往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并非对方真的想和你作对,而是思考方式、反应方式的不同倾向造成的。


以后当你遇到合作伙伴跟你产生不同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先提醒自己,对方可能只是习惯以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并没有主观恶意。而且,如果你遇到经常跟你“唱反调”的合作伙伴,也许你可以通过对方的视角和思维实现自身思考方式的互补,让你看到更多你自身看不到的地方,这是我们借用自身对立人格类型优势的方法。通过和对立人格的人进行合作,优势互补,还可以发展自己的弱势心理功能。


主导与辅助的心理功能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会偏爱特定的行为方式,但其中一种会主导其他模式。以NT型的人为例,虽然这类人同时拥有直觉与思考的倾向,如果他们发现思考更有吸引力,思考就会成为他们的主导模式。可能直觉告诉他们某件事是正确的,但是他们必须通过客观思考来确认。既然思考是判断的模式,当事人人格类型的最后一个元素就是“判断”(J,Judgment)。他们便是ENTJ型(外向—直觉—思考—判断)。另外一类人最后一个字母是P(Perception),代表知觉,表示他们强烈渴望想了解得更透彻。


人们需要主导模式以凝聚自我,这点很好理解,不过荣格更进一步提出,每个人还需要辅助功能。内向的人以外向为辅,因此必要时可以“摆出对外的面孔”。外向的人以内向为辅,以关照自己的内心世界。在这两种情况中,如果辅助功能几乎没有派上用场,当事人就会生活在极端中,人生也因此受苦。伊莎贝尔指出,在我们这个外向导向的社会里,没有发展出辅助功能的内向者,相比缺失关照内心的外向者,会活得更加艰难。


将人格分类是为了拥有更强大的认知与判断力量,两者都需要使用辅助功能来协助。伊莎贝尔评述道:“没有判断的知觉少了主心骨,没有知觉的判断是盲目的。内向少了外向是不切实际,外向缺乏内向则是肤浅。”


例如,如果你的主导心理功能是情感(F,Feeling),那么你会很需要一个思维型(T,Thinking)的人来帮助你分析问题、发现错误、给出建议。或者你也可以在面对问题时,有意地提醒自己发挥自己的思维功能。当你能够自如地控制自己的主导心理功能和辅助心理功能时,你就能根据具体情况转换自己的应对方式,从而超越自己的人格类型和本能的限制。


人格类型多样化的团队可能更有利于完成任务

对于团队来说,团队成员之间有人格差异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更高效地完成任务。例如,内倾直觉型(IN)的个体会在脑子里思考各种可能性,而外倾直觉型(EN)的个体喜欢用实际行动来验证某种可能性,但是一旦验证之后,EN型的人就很难继续深耕下去,这时候,如果团队里有感觉型(S,Sense)的人,他很可能可以接过接力棒,继续深耕下去。思维型(T,Thinking)的人非常擅长处理与人无关的客观问题,而情感型(F,Feeling)的人则善于处理人际问题,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合作意愿,如果这两种类型的人一起合作,可能会更加所向披靡。



MBTI的质疑声


MBTI科不科学?

虽然MBTI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尤其是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现如今又风靡网络和社交,但是MBTI的科学性质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发明者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缺少正式的心理学专业资格,这是心理学界一直没有完全接受她的原因;有人质疑她对荣格的诠释是否正确——荣格本人很谨慎,不会随便把他发展出来的通则套用在特定的个人身上——因此认为她鉴定人格类型的整个方法是不可靠的;还有人觉得伊莎贝尔对类型的解释太模糊,其中的描述几乎可以适用于任何人。


MBTI存在将人标签化的嫌疑?

批评者质疑的主要问题与MBTI的结构本身有关,即这是一种简单的人为二分法。例如,给一个人贴上外倾者或内倾者的标签,或者贴上思维型或情感型的标签。这样做会迫使每个人都被归入某一个类别中,从而会掩盖一个事实:“特质确实存在于一个连续体中,而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概念。”这就使得一个只比内倾者多一分的人会和只比外倾者多一分的人被划分为完全不同的类别。实际上,与其说这两个人不同,不如说他们很相似(因为他们只相差两分)。


由于测验结构的人为二分法将他们分成了相反的两个类别,这就导致最终对两个相似的人提出的建议有所不同。这样的建议可能不如对两个差异更大的人提出的建议那么有效。


从学术的角度来看,对于这些批评者所质疑的MBTI的信度和效度问题,只有时间和实践才能给我们最终的答案。



结语


想要自己的人生成功,认可并且发展自己的人格类型或许比智商更重要。伊莎贝尔提到,人格类型和惯用左手还是右手一样,都是天生的,如果你是左撇子却想要成为右撇子,就是自寻压力和麻烦。


顺着自己的长处行事,才会大大提升机会,让我们生活的更圆满、幸福,并创造出丰硕的果实。



延伸阅读


注释:

 [1].[美] 伊莎贝尔•迈尔斯,彼得•迈尔斯. 天生不同: 人格类型识别和潜能开发.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2].[英] 汤姆·巴勒特-鲍登著,林莺译.50:伟大的心理学书.紫图图书.2023:58.

 [3].[瑞士]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著.心理类型.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

 [4].[美] 菲利普·津巴多,[美] 罗伯特·约翰逊,[美] 薇薇安·麦卡恩著,傅小兰译.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第8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22:980.

作者:史咏钢

编辑:Savannah、苏木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天行教育哲学研究院

电话:010-58804184

邮箱:tianxing@bnu.edu.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富中通和大厦10层1002

微信公众号天行LAB

© 2020 天行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90521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