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上,乐乐忽然问我:“为什么我是我,你是你,他是他呢?”我感叹道:“这个问题可能是个哲学问题,你为什么会想到问这个呢?”乐乐没有细说,只是再一次地问:“为什么我是我,你是你,他是他呢?”我一边观察乐乐在反复提问中的语音语调以及相伴随的手势眼神,一边想:乐乐为什么会这样问呢?我怎么回应才好?
有一段时间,乐乐不停地问我:“你的妈妈的妈妈的妈妈的……妈妈是谁?第一个人是从哪里来的?”我回答说有很多种说法,在传说故事里,是女娲像小朋友捏粘土一样捏出了第一个人;在进化理论里,是一种叫猿的动物(和猴子很像)在演化过程中慢慢变成了人。乐乐又继续问:“那第一只猿又是从哪里来的?”在不断地追问中,乐乐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涌现:第一只恐龙是怎么来的?第一个生命是怎么来的?……
孩子几乎每天都会问许多个为什么,作为父母或老师,我们要如何回应孩子的问题呢?在听到许多批评的声音(如成人的很多做法会扼杀孩子的好奇心)之后,很多成人陷入困惑:究竟怎样才能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以乐乐妈妈为例,她的做法有助于保护乐乐的好奇心吗?这个问题其实又包含了如下一些更具体的问题:
·积极回答孩子的问题,可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吗?
在文章开头的第一种故事情境里,乐乐的妈妈没有给出一个答案,如何看待这种情况?是否如一些成人所担心的那样,没有或无法回答孩子的问题,可能就会错失发展孩子好奇心的机会?这个问题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么简单。
马克斯·范梅南在《教育的情调》里提出“当成年人过急地催促孩子了解对他们来说还为时尚早的事物时,就出现了早熟的问题,一个早熟的孩子知道了太多对他这个年龄来说本应悬而未决的或模糊的问题的答案。……一个不那么有好奇心的孩子可能已经从成年人那儿得到了一个错误的结论:问题止于答案。”在范梅南看来,当我们认为每个问题都能找到答案时,其实是在从这种观点或信念中寻找一种安全感,但这种安全感是错误的。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参考杜威在《确定性的寻求》中的一些讨论,例如,当我们急于寻求一个答案时,会将确定感和确定的情境混为一谈。在通常情况下,我们都不喜欢伴随疑难而来的不安,就会努力想办法终止这种不安状态,一些人就有可能快速地奔向答案。但在这种急于求来的答案里,我们获得的可能只是一种主观的确定感、一种虚假的安全感,并没有通过全神贯注地思考这一问题而对其形成真正的兴趣和深入的探索。孩子的提问其实是想得到一个可以去好奇、对话和思考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去慢慢地思考那些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如果只是浮光掠影地提出很多问题并得到很多答案,那并不能真正促进孩子好奇心的发展。范梅南强调,“我真正感到好奇,是在所问的问题以某种方式返回我这里,或是当问题被沉寂,好奇的沉寂缠绕和包裹着的时候”。
问题并不止于答案,这种观点引起了包括乐乐妈妈在内的许多父母的反思,他们开始审视自己:“我是否过早地让孩子知道了太多答案?怎样才能避免上面所说的‘问题止于答案’所带来的早熟问题?面对孩子的提问,如果不宜直接告诉孩子答案,我该如何回应?”这也是本文要讨论的第二个问题:
·问题并不止于答案,那要如何支持孩子好奇心的发展?
既然直接回答孩子的问题可能会导致孩子无法深入思考和探索相关的问题,一些成人可能会想:那我面对孩子的提问就缄口不言吧?事实上,排除障碍并不能保证好奇心的发展,不伤害孩子的好奇心是一方面,通过适当的方法来促进孩子好奇心的发展是另一方面。孩子好奇心的发展需要孩子和成人的共同协作。成人不直接给孩子一个简单的答案,是要帮助孩子保持对问题的不断思考。我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我是我,你是你,他是他?我从哪里来?第一个生命从哪里来?这些问题都值得不断思考,不断的思考可以让孩子将一时的疑问转化为持续对之保持好奇的探索。例如在文章开头的故事中,乐乐妈妈和孩子讨论生命的起源,没有给出一个简单的结论,而是和孩子讨论各种不同的解释,孩子在讨论中不断地追问,妈妈没有因为一个回答就终止一场谈话,而是在讨论中推动着孩子的进一步思考。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值得对其进行不断探索,如何区分不同的问题并找到适宜于不同问题的回应方式呢?思考谜题和奥秘的区分对我们理解这一点很有帮助。伊恩·莱斯利在《好奇心:保持对未知世界永不停息的热情》一书中强调了这一对概念的不同。谜题有确切的答案,尽管你可能还不知道一个谜题的具体答案是什么,但你知道每个谜题存在一个相应的答案,一旦缺失的信息被找到,谜题就不存在了;奥秘往往没有明确的答案,会关联到许多复杂的因素,是一个无法简单地用填补信息缺口来回答的问题,“奥秘虽具有更大的挑战性,但却能更持久。它使我们一直专注于未知的东西,从而激发长久的好奇。它会一直带给我们一种‘清醒并且活跃’的感觉,就算是在黑暗中摸索的时候”。为了激发孩子的长久好奇,成人不仅可以引导孩子持续探索属于奥秘类的问题,还可以在孩子对属于谜题类的问题进行提问时将谜题转化为奥秘。这听起来可能有些令人费解,我们可以再来看一个案例,这是马里奥·利维奥在《好奇心的秘密》一书中引用的故事:
“理查德·费曼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说的是他的父亲在他童年时期如何尽最大努力给他提供思考机会,最终帮助他成长为一名有着异乎寻常的好奇心的科学家。这个故事本身看起来没什么波折。父亲提醒费曼注意这么一个事实:一只鸟在走动时,总是在啄自己的羽毛(他说的大概是‘整理’,而不是‘啄’)。他问费曼,鸟为什么要这么做。
费曼回答:‘大概是它们在飞的时候把羽毛弄乱了,所以它们啄羽毛,为的是把羽毛弄整齐。’于是,父亲提议用一个简单的办法来检验这个假设。他指出,如果费曼的猜测是对的,那么刚刚着陆的鸟会比那些已经在地面走动过一会儿的鸟更频繁地啄(梳理)它们的羽毛。父子俩观察了一些鸟,得出结论,这两类鸟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费曼承认,他的假设可能是错的,并问父亲正确的答案是什么。父亲解释说,鸟受到虱子的困扰,因为虱子会吃羽毛上的蛋白质;有些螨虫会吃虱子腿上的蜡状物质,而一些细菌会在螨虫排泄的糖类物质中生长。父亲得出结论说:‘所以你看,无论哪里存在食物的来源,都有某种形式的生命可以找到它。’”
在这个故事里,费曼的父亲引导他去思考问题,支持他去验证自己的假设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最后虽然向费曼提供了一个答案,但同时在这个答案中指出了进一步探索的方向。费曼的父亲其实很好地将谜题类的问题转化为了奥秘类的问题,因为他在说出鸟整理羽毛的原因时,同时指出“无论哪里存在食物的来源,都有某种形式的生命可以找到它”,这不仅使费曼关注到具体的问题,而且使他看到这一具体问题背后的更广阔的生命图景。
综上,在面对孩子的提问时,成人不是要直接给出一个答案,而是要提供一个可以去好奇、对话和思考的空间,让孩子在这个空间里去慢慢地思考那些值得不断探索的问题。成人可以提醒孩子关注具体问题背后的奥秘,在眼前的具体谜题被解决之后,这个谜题背后的更广阔的图景、更深刻的奥秘还会继续陪伴孩子,并激励他去进行更多的探索。
参考文献:
[加]马克斯·范梅南, 李树英著; 李树英译. 教育的情调[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9.
[美]马里奥·利维奥著; 许佳译. 好奇心的秘密[M]. 中信出版集团, 2022.
[英]伊恩·莱斯利著; 马婕译. 好奇心:保持对未知世界永不停息的热情[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
作者: smiles
编辑:史咏钢、苏木
电话:010-58804184
邮箱:tianxing@bnu.edu.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富中通和大厦10层1002
微信公众号天行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