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末尾,我们介绍了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及其出版的专著即博士论文《焦虑的意义》(The Meaning of Anxiety),(过本真的生活:存在主义视角下的焦虑与意义)。今天介绍罗洛·梅的另一本享誉全球的著作:《人的自我寻求》(Man’s Search for Himself)。该书首版发行于1953年。我们的公众号过去发表过的文章也曾多次引用过此书的内容,如:
《人的自我寻求》是罗洛·梅最为畅销的作品之一,也标志着他的思想的全面展开。此书在后来的全球变迁与社会发展中从未过时,且频频再版,经久不衰。我们今天正式介绍此书,参照的版本是2013年的中译本,收录于“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译丛”,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的译者前言是由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郭本禹教授写就,一位对西方心理学流派有着深入研究的学者。在前言中,郭本禹完整梳理了罗洛·梅在存在主义心理学及人本主义心理学领域的发展脉络及重要贡献,并凝练而清晰地介绍了《人的自我寻求》一书的主要观点与核心思想。如果读者时间有限,推荐首先阅读这篇前言,会帮助你迅速把握全书的脉络,进而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精读。
在不确定的时代里,通向成熟的自我
这本书旨在回答一个问题:生活在分裂的世界中,不确定的时代里,人如何整合自我,实现自我?罗洛·梅的答案是:我们的目标在于发现自身内在力量的中心,抵制不安全感,从而找到途径——在这样不确定的时代中获得我们可以依靠的价值观和目标的途径。
本书一共分为三大部分。首先,作者分析了在现代社会中,人类的心理困境,即空虚、孤独与焦虑,这些也是存在主义反复提及的主题。当人们处在社会巨变的外在困惑之中,人们会丧失自我感,不知道自己应该追求成为什么样的角色,不知道自己应该相信什么样的行为原则。这是“一种基本的关于我们该何去何从的混乱和困惑”。这些困惑,就是现代人所感受到的关于目标和价值观的基本困惑。人会感到迷失方向,感觉“被困住”、“被淹没”,人的知觉会变得模糊不清,进而模糊了关于周围现实的见解。
由于上述困境的核心是自我感的丧失,价值核心的丧失,那么人们若想摆脱上述困境,自然要“重新发现自我”,这便是本书第二部分讲述的内容。罗洛·梅指出,自我意识是人类的独特标志,它是一个人“从外部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自我的能力”,它构成了人类区分“我”与世界的能力的基础,它给予了人类“留住时间的能力”,即超脱于当前,想象昨天的和明天的自己的能力。罗洛·梅谈到,自我总是在人际关系中诞生和成长,不能孤立地发展;但同时,“顺从”周遭的规则和期望却是自我最大的破坏者。最为重要的是,人要有体验自我、创造自我的能力,有为自己做出计划和选择的能力。
在本书的第三部分,罗洛·梅从人的存在出发,探讨了自由与内在力量、道德与智慧、勇气与爱、时间与超越等四类主题。这些不同的主题就像河流,从不同的路径而来,却汇入同一个指向,那就是作为一个人的成熟,一种“成为我自己”的能力。
自由
罗洛·梅说,自由就是人参与他自己的发展的能力,是人塑造自己的能力。当我们不是通过盲目的必要性,而是通过选择来接受现实时,这就涉及了自由。重要的是,对人生局限性的接受没有必要成为一种“放弃”,相反,这可能并且也应该是自由的一种建设性行动。以比较极端的情况举例,身患重疾的人,与其每日怨天尤人地抱怨无可改变的身体状况,不如做出一种自我选择,即将这样的现状视为对自我人生的审视机会,视为珍重亲密关系的机会,视为获得新的自知之明的机会。自由的人,有能力选择以怎样的姿态去面对现实,适应现实。总之,引用尼采的话说,自由就是“成为真正的我们”的能力。
道德
在讨论道德与智慧的章节(第六章“创造性的良心”),作者论述了个体的自主性与权威的关系,自主性与宗教的关系,并且讨论个体如何强化自我的尊严感和价值感,树立自我能够确定生活价值的信心。另一方面,在谈到个人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承接社会传统与人类经验时,罗洛·梅认为该问题的核心是询问:“一个人应该怎样与继承而来的传统相联系,才能使个人自己的自由与个人责任心在这个过程中不被牺牲掉?”作者指出,被传统力量所征服而彻底投降的人,和直接切断自我与传统的联系的人,从个人同一性的角度来看,都是软弱的人。例如那些不敢看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以免自己受到影响的现代艺术家,就是生动的例子。总之,“作为自我力量的显著标志之一是,让自我沉浸于传统之中同时又能保持自己独特的自我的能力。”
勇气
罗洛·梅将勇气定义为人的一种内在特质,它是“将个人的自我与个人的可能性联系起来的方式”。人在自我成长时,获得自由时(伴随着个人责任),是会产生焦虑的,此时能够面对这一切的能力就是勇气。勇气的对立面并非怯懦,而是缺失勇气。在现代社会中,人害怕被孤立,为了顺从他人而置自身的潜能于不顾,这就是缺乏勇气。有意思的是,罗洛·梅对比了冲锋陷阵的英雄主义与日常生活中的勇气的不同,例如,显而易见的英雄主义通常是某种完全不同于勇气的东西的产物,在战争中非常勇敢的战士,可能却无法克服自己内在的焦虑。有时候,殉难者宁愿死去,却无法鼓足勇气面对艰难的未来。所以,勇气必须被看做是一种内在的状态,而非外在是否牺牲自我的行动。“自由的稳定坚韧的成长很可能是最困难的一项任务,所需要的勇气是最大的。‘英雄’所指的绝对不是杰出人物的特殊行为,而是每一个人身上都潜存的英雄主义的元素。”
超越时间
人并非仅靠时钟生活。白天麻木工作的8小时可能远远比不上晚间和女朋友约会的2小时记忆深刻。人的心理时间并不是纯粹流逝的时间本身,而是体验的意义,也就是对于这个人的希望、焦虑、成长而言重要的东西。人都具有生命的有限性。罗洛·梅说,许多人惧怕变老,是因为他们当下虽然活着,但却仅仅在竭力避免最终的腐烂与消亡。荣格说一个人害怕变老,是因为他现在并没有真正地在生活。那么,克服这一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确保自己在此时此刻是充分地活着。做到这一点,就是在走向自我整合的,成熟的自己。与此相反,有些人会靠着回首往事,或是展望未来而逃避现在。例如,不面对当下的生活,只想着“等我毕业以后就会好了”、“等我结婚以后就会好了”、“等我找到新工作就会好了”。凡此种种,希望变成了精神鸦片,遏制个体与当下现实的联系。如果是从健康的意义上来讲,对未来的希望能够并应该是一种给人以力量的态度,并把关于将来某一事件的喜悦部分地带到现在。这让我们在当下更有活力,更能做出行动。罗洛·梅告诉人们,“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当前时刻是我们所拥有的一切。过去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为现在提供了指南,而将来具有意义,是因为它使得现在变得更为丰富、更为深刻。”
罗洛·梅:具有鲜明特色的存在主义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郭本禹教授为罗洛·梅其人做出了详尽的述评。相比于存在主义心理学,可能大家对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更为耳熟能详。例如马斯洛讲的“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罗杰斯讲的“以人为中心”、“无条件积极关注”等等,都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范畴。然而实际上,持有存在主义观点和视角的罗洛·梅也被人们誉为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因为他对于推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种贡献在于,在理论层面及相应的心理治疗领域,罗洛·梅重视人的自由选择、自我肯定和自我实现的能力,将人的尊严和价值放在心理学研究的首位。因此,他不同于马斯洛和罗杰斯的“自我实现论取向”,而是开创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自我选择论取向”。
罗洛·梅终生都在谈人的自由、选择与责任,这些也是一个具有鲜明的自我意识的,一个自我整合的,一个勇敢面对生活而非逃避生活的,一个成熟的人身上会具备的标签。
参考文献
罗洛·梅 著, 郭本禹,方红 译. (2013). 人的自我寻求.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果子
编辑:Savannah、苏木
电话:010-58804184
邮箱:tianxing@bnu.edu.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富中通和大厦10层1002
微信公众号天行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