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自己对某个专业是真的感兴趣?
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做某类工作的潜力?
我要不要去申请读硕/博/实习/职位?
我要不要去做大学教师/软件工程师/心理咨询师/金融分析师……?
在近来大学生生涯咨询的工作中,一些面临专业或职业选择的同学常会向我发出这样的疑问。
听到这些问题,我内心第一反应都是“取决于你自己”。每个人的生活和学习经验不同,对于同一个问题的理解和感触都是不一样的,我无法以我的视角为来访者做决定。
但是,当我进一步问对方:“你觉得呢?”“你自己是怎么想的?”
有的人会一脸茫然:“我不知道呀!我就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判断怎么选,所以才来找你呀!”
也有人会详细告诉我,自己已经做了什么:
我选了好几门专业课,想通过上课看看我有没有兴趣,要不要选这个方向;
我申请了学生科研项目/联系了导师进课题组,想搞清楚我有没有做好研究的能力;
我和自己认识的很多位老师/校友/前辈做过访谈交流,想知道某一职业的好与不好,来帮助我判断是否要往这个职业方向去努力;
我去做了几份实习,想看看自己到底更适合在哪种类型的单位/职位发展;
……
“我原本以为,等我选了课/做了项目/做了实习/了解了更多信息,我就知道自己更想做什么。可是,花了这么多时间精力、做了这么多事情,我还是不知道自己该坚持这个,还是选择那个。老师,有没有什么能判断哪个专业/工作更适合我的客观标准?哪怕多出来一个新的我没考虑过的维度也可以?”
做了许多探索,有了不少体验,却不敢做出一个承诺。
是探索的行动还不够多吗?但是,怎么样探索才算“够”?专业分流/保研考研/工作签约在即,我已经没有时间去做更多的探索了!
是探索的体验还不够深吗?但是,怎么样体验才算“深”?既有尝试的体验最多只能帮自己排除肯定不合适的,但真正属于我的“天职”在何方,恐怕也只有真正体验过才知道呀!
那么,此时此刻,要怎么做决定?
做决定的n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到了最后那一刻,你总会做出一个选择。
这是一种低能耗的决策方式——交给时间!这种方式对于许多人都会很有用:其实原本也想的差不多,到了期限做了选择便不会再想了。不过,这个方式对有些比较“纠结”的人来说,感受可能很不好——形势所迫,只好在持续怀疑和焦虑的状态下做出一个“我并没想清楚的决定”。
如果选了某条路,后来体验也不错,这事儿或许也就这么过去了。可如果选了以后遇到些什么困难、体验不太好,可能又会回到迷茫纠结的状态中,有人甚至会感到懊悔和自责:当初为啥没再多了解一些别的?
第二种方法,我的确可以和他们一起分析和罗列出一些“标准”,也可以敦促他们找相关人士去探讨有没有其他值得重视的“标准”,然后比对自己的可选项中哪个更符合。但这种方法在实践中也可能会出现几个问题:
一是“选专业/工作”的标准不论找出多少条,关于专业或职业的具体信息不论搜集出多少,都不会完备。学生担心自己想不全面,于是找到我,和我讨论后仍然觉得不够,于是继续去问其他人来拓展新的……
二是如前文所言,没有经历过实际体验,人不会知道这条标准对于自己究竟意味着什么——重要吗?好像都重要。可是现实太骨感,无法满足我们的“既要又要还要”;但没有体验过的我们,也不好确定哪些真的重要。
还有一种可能:标准是定下来了,可选项里没有一个能满足。颇为沮丧的同时又不甘心:“标准没用,是不是说明不是好标准?老师,我们能不能重新再说说标准这事儿?”
得,一夜回到解放前。
纠结背后是什么?
为什么想要找到一套完备的决策标准来帮助自己判断和选择?明明知道信息不会完备,那纠结的背后是什么呢?是想要做一个最完美的决策吗?或者说,是面对着“人生关键的十字路口”,怕自己一步错、步步错?
有的人会反驳:我知道完美不可能,但我只是想尽可能做一个好的决定,这难道不可以吗?
有的人会说:老师,你说得对,我的确很怕选错了将来会失败,会后悔,怎么办呢?
有的人则会陷入沉默。
不管是对方是哪一种反应,我都不免会产生这样的感触:
“不合理信念”是指出来了,然后呢?在短暂的咨询时间里,我要怎么继续与之讨论,才能多营造一点积极、坦然的(而不是紧张、焦虑的)氛围,帮助他们生出一点敢于许下承诺的勇气呢?
你自己是会变的
这个问题困扰到我,直到有一天我无意中听一个播客,在讲到“是选感兴趣的工作还是稳妥的工作”时,其中一位主播说:
“什么是感兴趣?我二十多岁时最感兴趣的工作,到三十多岁可就完全不喜欢了!”
我恍然大悟:我可以为他们增加的,或许是另一种看待“生涯发展”的角度——你自己是会变的。
二十岁时的感兴趣,放在三十岁可能不再有兴趣,也可能到了四十岁、五十岁,又会觉得很心动。换个时期,换个情境,换个身体状态和心情,我们对大多数事物的喜欢,都不可能从一而终、矢志不渝。
二十岁时的能力,如果有意地培养和积累,三十岁就可能已经成为非常专业的人士,也可能因为发展方向的调整转向其他能力的拓展。无论如何,我们的任何一种能力,都不会固定在当时当刻(“成长性思维”真的重要)。
二十岁时以为“提升能力”、”获得晋升”是自己最看重的工作标准(即“工作价值观”),忙意味着“成长”和“进步”;三十岁时可能因为家庭角色的突显而抱怨工作是不是太忙,也可能因为一场人事调整才意识到团队文化和人际关系是多么影响自己对工作的感受。今天的工作价值观,非常取决于个人处在怎样的生涯发展阶段、其真实的工作体验如何,并不能保持长久的稳定性。
甚至于,二十岁时以为自己是“社恐”、“内向”的性格,三十岁发现当年的自己只是没啥可聊的,如今积累了十年的社会经验后已经可以随时与不同的人侃侃而谈……所以,到底是内向还是外向的人?不好下定论。
“你自己是会变的”,所以呢?
所以,尽管此刻你即将做出的选择非常重要,它也绝不会是你的生涯历程中唯一重要的,要么一劳永逸、要么万劫不复的决策。即便此刻你用尽所有力气真的做出了完美的专业/职业选择,它也只是在当时当下你以为的“完美”——
做出决定以后,一定会有不完美的事情发生,一定会有新的问题出现,一定还会有新的十字路口等你抉择。你一定会不断地尝试和适应自己在职业世界里的每一个新的位置,直到退休——按照职业心理学家Super的观点,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生涯发展任务。
今天的职业世界越发显得风云变幻,不可捉摸。正是因为外部因素太不可控,我们容易比以往更看重对自身特质的把握,想给自己下一个定论。但这种策略恰恰忽略了个体自身也会变——不论我做什么不做什么,都会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不断地发展变化:兴趣、能力、价值观、性格、行为模式……个人能够掌控的,恰恰不是固守“我是这样的人”的想法,做一次“稳妥确定的选择”;而是通过一次次的选择,不断地体会和反思“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与世界发生怎样的联结”,主动并持续地调整自己和世界的关系。按照另一位职业心理学家Savickas的观点,后现代的职业世界,个体需要为自己创造工作的意义、为自己建构一个职业生涯。
一个“自组织的复杂动力系统”
“你自己是会变的”,这也是生涯混沌理论表达的观点。
生涯混沌理论将个体看作一个自组织的复杂动力系统,认为人的生涯发展并不是一条线性的发展轨迹,而是“一个不断与所处环境进行物质、能力、信息和意识交换的开放系统”,是“复杂的、不可预测的、不断发展变化的” ,“总是在运动中不断地寻找一个暂时的稳态或平衡态”(刘婷婷, 2022)。
尽管这个系统的构成和形态都可能发生变化,但其自组织的特点意味着“个体具有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可以在各种角色之间自由转换,不断生成、更新和创造自己的生涯模式”。而且,个体在不断更新和创造生涯模式的过程中,“不仅寻求生存和成就,也寻求目的和意义”。(刘婷婷, 2022)。
因此,生涯系统的开放性,意味着生涯决策的结果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失败的情况。不过,生涯混沌理论的提出者Pryor和Bright(2012a)也指出: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我们不能认为所有的生涯决策都能沿着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
失败在生涯决策和发展中应被视为一种常态,一种可以预见到的结果,无须恐惧,也无须内化(刘婷婷, 2022)。主动去考虑、观察、评估和应对失败(Pryor & Bright,2012b),然后,就让它过去吧——既然生涯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一页很快就会翻篇,之后还有许多新的契机等你发现。
Pryor和Bright(2003)也强调,要关注个体在生涯探索中内在即时且真实的认知、情感和体验,充分认识到直觉、使命、价值感知和意义对个体生涯的重要引领作用。个人生涯发展不仅是理性决策也是直觉决策;它会超越逻辑,去寻找生涯中的使命和联结。
说到这儿,你是不是已经有所察觉:有时候,令自己陷入纠结的并不是“不知道想要什么”,而是因为心里想着的那个答案,是一个“客观上有风险”或者说“其他人不看好”的选择。试图去找一套客观完备的决策标准,好像就是想要给自己证明“我想要的那个答案也是合理”的?
姑且暂时放下“靠谱”的理性逻辑,想一想:
你为什么想要那一个?它与你希望成为的人,有怎样的关系?它令你感受到的使命和联结,是什么?敢不敢也凭一回直觉,在生涯混沌中为自己做一次决定?
很多时候,反而是那个心之所向的答案,最不会“出错”,也最不容易后悔。
参考文献
Pryor, R., & Bright, J. (2003). Order and Chaos: A Twenty-First Century Formulation of Careers. Austral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55(2), 121-128.
Pryor. R. G. L., & Bright, J. E. H. (2012a). The value of failing in career development: a chaos theory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Educational and Vocational Guidance. 12(1)67-79.
Pryor, R. G. L., & Bright, J. E. H. (2012b). Fostering creative transformations in organizations with chaos. In S. Banerjree ( Ed. ), Chaos and complexity theory for management: Nonlinear dynamics. Hershey,PA: Business Science Reference ( IGI Global).
刘婷婷.(2022).生涯混沌理论.载于周文霞和谢宝国(主编),职业生涯研究与实践必备的41个理论(pp.485-49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注:文中提到的播客是“来都来了”,主播丸籽和Nicole,感谢她们的第110期《职场新人丝滑入职指南》^_^
作者:Savannah
编辑:苏木
图片来源:拍信
电话:010-58804184
邮箱:tianxing@bnu.edu.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富中通和大厦10层1002
微信公众号天行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