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专栏

COLUMN
原创专栏

何以报亲恩?——聊聊当代青年的孝顺观

作者:果子 亲子教养 发布时间:2022-07-01
我曾认识一位就读于某一流大学医学院的博士生,这位姑娘毕业时,面临两个工作offer之间的选择。一个是一家公立医院,位置在市中心,要先做博士后,两年博士后出站后可以留在医院工作,但大概率不是自己喜欢的岗位方向,但是是体制内的编制。另一个是一家私立医院,地点略显偏远,没有编制,但一入职就可从事她喜欢的岗位方向,且上升路径和发展前景看好。这位姑娘说,在做选择的过程中,她最大的困扰来源于她的奶奶。

因为她自小和奶奶一起长大,感情很深,而奶奶对于这两份职业选择,强硬且执着地要求她选择去公立医院,因为有编制。这个困扰伴随着她,持续了好几周。她自己是倾向于选择私立医院的,因为更看重岗位方向与发展前景,但她既无法说服奶奶,也无法说服自己妥协。这位姑娘很苦恼,奶奶抚养她长大,她平日都很听奶奶的话,在这件大事上,她也不想因为自己的坚持,让奶奶伤心。

因为对世界的理解不同,似乎许多年轻人都会和养育自己的长辈之间面临相似的生活冲突。

后来呢?

这个姑娘是个善良、聪慧且耐心的孩子,她说,自己决定找到这个看似无解的事件背后的问题根源。她和奶奶促膝长谈,询问奶奶坚持让自己去公立医院的原因。最后,她发现,奶奶不仅担心她未来不够稳定,更担心的是私立医院没有公立医院提供给员工的医疗保障。这位姑娘没有草率地回复奶奶,而是认真地跑去两家医院,具体地了解了两个医院不同的医疗保险制度。回家后她把了解到的信息详细地跟奶奶进行了分享,并在此基础上告诉奶奶,去私立医院工作,也并非全无保障。她说,自己没想到的是,在她做完这一番详谈后,奶奶竟然很轻易地就同意让她自己做出选择。奶奶说,原先一直以为她还是个孩子,面临找工作的大事,担心她只是头脑发热,凭着冲动做选择。但听着姑娘往返两家医院了解信息及做出判断的过程,奶奶突然发现自己眼中的孩子原来已经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大人了,相信未来即使有变化,她也能稳妥地应对,于是自己放心了。

这是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个真实案例,这位姑娘的举措让我回味,一个年轻人如何在坚持自我意见的同时,细腻地做到对长辈的尊重与孝顺。

而在当代年轻人的心里,究竟什么是“孝顺”呢?年轻人和长辈都可以读读这篇对相关研究的整理,或许可以在这个问题上加深对彼此的了解。

孝顺,英文翻译为“filial piety”。在我国,孝顺是人们所崇尚的一项核心美德。外国学者的早期研究总结,孝顺是成年子女向老年父母(或养育者)给予帮助或提供照料,并把父母(或养育者)的需要置于自身需要之上的责任感【1】。台湾学者的研究指出,回报、家庭和睦、尊重、责任及牺牲是传统的孝道所包含的内容,而这种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生活在东南亚的人类群体【2】。

在以往的理解中,基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孝在西方亲子之间,讲求平等意义上的亲与爱,而在传统中国,爱必须建立在尊卑有序的基础上,所谓“事亲如事天,事天如事亲”【3】。然而,随着一个多世纪以来东西文化的交融,这种对孝顺的理解上的差异在当下的城市生活中已经不那么明显了。大学生受西方文化影响,他们的孝也从家长制的人格尊重的不平等向平等转变,表现出向父母长辈表达更开放更平等的爱与情感。综合针对中国内地与台湾地区青年的多个研究,发现结论具有相当的一致性。

首先,针对台湾本土青年学生关于“孝”的理解,台湾的心理学家们通过多个调查研究发现,孝的核心和基础内容是“善事父母”, 主要包括尊亲、悦亲及养亲,这三类内容被认为是传统孝道的精髓,也在所调研的青年群体中得到认同。但另外一些关于孝的表现,包括绝对服从、传宗接代、与父母同住、物质方面的奉养等,则是调研对象最不赞成的孝行(杨国枢,1989【4】;黄坚厚,1989【5】)。一项对于台湾高雄地区的成年子女的调查研究发现,有 70 %的人赞成“婚后最好的方式是与父母毗邻而居,既可保持联系,又可维持独立”。并且越是受教育程度高的人越是支持这样的转变【6】。

台湾学者Chen等【7】在2006年针对40名台湾大学生做了一项质性研究,研究结果揭示了台湾当代青年对于孝顺的理解及其原因。

1、尽孝符合中国传统,台湾文化以及家庭文化,孝顺是代际传递的文化传统。

2、孝顺是给与父母爱与关怀。孝顺就是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与感激,具体的尽孝的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父母体验到这种情感。例如打电话或探望父母,让父母开心,帮他们实现梦想,让他们做自己,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等。例如,一位被试青年谈到,她的父亲希望老了能和一大群人生活在一起,他想住到养老机构,而母亲希望和子女同住。到最后究竟父母如何养老,她会尊重父母的意见。

3、孝顺是回报父母。亲子关系是一种回报的关系,或者说互惠的关系。当自己小的时候,父母养育自己,所以当父母老了,自己会用同样的方式赡养他们。老人需要更多陪伴,自己赡养父母以后自己的孩子也会赡养自己,这是一种循环。

4、孝顺是让父母与子女两代人全都过得健康快乐,需要在其中平衡各种需求。这部分的生活表现非常多元且复杂,例如如何处理亲子间的冲突,是否居住在一起,是否请老人帮忙带孩子等等。

5、子女尽孝,需考虑生活情境的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就像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尽我所能。考虑到未来生活环境及人生际遇的变化,自己无法在当下对未来赡养父母的具体形式做出确定的预期。

总而言之,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到,在中西文化交融中成长起来的台湾地区的年轻人,对孝顺的理解重视两代人之间情感的交流和表达,而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并且注重平衡自己与父母双方的需求。

内地研究者邓凌【8】针对相似的研究问题,在2004年对重庆的19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98%的被试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应当提倡孝道和尽孝道,但被试们对“孝道”的定义与上述台湾地区研究者们在八十年代末的研究中得到的结论颇有相似性。具体来说,参与调研的大学生们认为最重要的孝道排序如下:

1、履行子女责任,赡养父母;

2、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情感,给予父母精神慰藉;

3、与父母谈心,理解体谅父母,了解父母的需要;

4、尊重父母;

5、报答父母;

6、为父母作出牺牲;

7、维持家族荣誉;

8、家庭和睦。

研究者指出,我国当代大学生对于孝顺的理解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尊重父母、履行子女对父母的责任、爱父母和报偿父母。其中,尊重父母表现为尊敬而谦恭地对待父母,关注和关心父母,信任和支持父母。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十分强调尊重父母的观念,对父母不敬被视为可耻的行为,只提供物质而缺少敬意和精神慰藉也不能称之为孝。履行子女对父母的责任就是子女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并满足父母的需要,保护、照顾父母,给父母提供经济支持等等。照顾父母的涵义很广,不仅包括照料父母的身体健康还包括照顾好自己,减少父母的焦虑。爱父母是子女的一种本能的自然的真情流露,它包括表达对父母温馨的感情,花时间和他们在一起,与父母相互依存等。报偿父母就是了解并实现父母的愿望,为父母提供他们想要的物质或非物质的东西,使其快乐。

研究者在文末总结道:

“我国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正转变成为一种相互尊重和互利照顾的新类型,并且年轻人普遍认为,支持年老者比顺从权威更重要。传统上宣扬的压抑顺从和不鼓励爱与情感的自由表达已经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以更坦白、开放和友好的行为来表达对父母的尊重和爱,他们更倾向于情感取向。”

最后,参与调研的大学生普遍认为:“对父母的赡养不仅包括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给予父母精神上的关怀和心理上的安慰,让他们有一种被需要的感觉。”

注释
【1】Seelbach,W.C. Corrlates of aged parents' filial responsibility expectations and realizations. Family Coordinator, 1978, 27:341-350.
【2】Chen, M.H., Tsai, H.H., Tsai, Y.F., & Chu, F.C. (2006). The perception of filial piety among Taiwan young generation. DOI: http://120.106.195.12/handle/310904600Q/2902
【3】邓凌. (2004). 大学生孝道观的调查研究. 青年研究, 11, pp.38-42.
【4】杨国枢. (1989). 中国人之孝道观的概念分析:中国人的心理. 桂冠图书公司, p.46.
【5】黄坚厚. (1989). 现代生活孝的实践:中国人的心理. 桂冠图书公司, pp.25-38.
【6】陈淑琼.(1990). 教育资料文献,p. 126.
【7】Chen, M.H., Tsai, H.H., Tsai, Y.F., & Chu, F.C. (2006). The perception of filial piety among Taiwan young generation. DOI: http://120.106.195.12/handle/310904600Q/2902
【8】邓凌. (2004). 大学生孝道观的调查研究. 青年研究, 11, pp.38-42.


公众号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XjsCL5Psi97HCrJ2BzCuQ

作者:果子

编辑:佳伲

图片来源:拍信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天行教育哲学研究院

电话:010-58804184

邮箱:tianxing@bnu.edu.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富中通和大厦10层1002

微信公众号天行LAB

© 2020 天行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90521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