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妈妈向我倾诉她育儿时遇到的一个困扰:
当我在家里忙来忙去做家务时,经常会让孩子自己玩一会儿,而没过多久,他就会走到我跟前说:“妈妈,我觉得没意思。我干点什么呀?”。让孩子感到无聊,是我没有当好一个妈妈吗?
我们可以看着孩子经历无聊吗?
在这位妈妈描述的情境里,孩子表达了自己的无聊。他没有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他可能摆弄玩具,翻翻绘本,在屋里随意溜达,但这样做只是为了打发时间,为了等妈妈给自己一个“妈妈的忙碌结束,让我们一起玩吧”的讯号。
这种发生在孩子身上的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情境,却已然被赫赫有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
【1】明确概括总结过。他将其归类为无聊的三种表现形式之一:
打发时间时的无聊体验(passing the time)。
其实成年人也会有类似的经历。例如等车时、排队时,当人们清晰地感到自己想做的事无法触及,而时间却在“刷刷”流逝时,便会处于不安宁和空虚的状态。
此时,孩子的无聊是由于对当前活动缺乏兴趣,并且无法集中注意力而产生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在无聊时,他会感觉时间被无限延长了,有时候,还会因为一时无法逃离无聊的情境而产生愤怒。
看到这里,似乎我们马上就要得出结论:让孩子感到无聊,一定是不好的。孩子无聊,是父母没有尽责?
请在这里等一下,先不要下结论!
让我们再认真思考一下:
无聊,一定是不好的、要被驱逐的吗?家长又要怎样驱逐孩子的无聊呢?安排各种活动或游戏、填满孩子的空白时间吗?
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都会在某些时刻有无聊的体验。虽然它不受欢迎,但它的出现在生活中无可避免。如果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重要的发展使命是要通过接触、观察、体验和尝试,学习应对他们漫长人生中所可能经历的一切,那么,尝试面对属于自己的“无聊”的时光,也是必修课吧!
心理学家伊斯特伍德
【2】在他的研究中指出,人面对无聊时,最重要的是要觉知自己内心的渴望。
无聊的积极意义便在于,它给了人们发现自己内心渴望的机会。
许多父母为了驱逐孩子一时的无聊,会请出“电子保姆”。塞给孩子一部手机或平板电脑,让他们的无聊情绪瞬间被电子游戏一扫而光。
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不仅是孩子,连成年人都习惯于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消磨“无聊”的时刻。科技的发展能够让我们对电子产品中的世界产生极大的专注,然而,人们却失去了在没有任何目的的空白时间中生存的能力。
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惯常对于科技的发展保持谨慎和担忧,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科技时代下,
人们对于效率的追逐,已经让时间的空闲变得难以忍受。
不说学习和工作,即便是最不需要目的和效率的闲暇时光,也变得充满节奏感。小朋友的生日会要安排好每一个活动,旅行团要无缝衔接每一个景点,就算是一个人的假期,如果白天没有“过充实”,当夜晚降临,自己也会不由自主感到沮丧和遗憾。
于是,我们逐渐习惯了,必须用其他人,其他物品,以及“外面的世界”,来支撑起“我”的生活。可是,
如果习惯了在空白的时刻立即寻找“外援”,就会让孩子忽视,甚至不相信自身内在的资源和力量。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清,让孩子有机会面对自己的“无聊时刻”,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过程。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孩子要探索和逐渐获得在各式各样的情境下适应环境的能力。此时的无聊,就是给与了孩子一个自我学习的情境,尝试说服自己接受当下的环境设定(“妈妈没法陪我玩”),并且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令自我愉快生活的方法(“自己给自己找事做”)。
学习在环境约束下的克制与忍耐,并练习如何在这种限定的情境中愉悦自我,发挥自己的创造与想象,这本身就是儿童完成的一次自我超越,也是儿童的成长本身。
看到这里,家长们肯定也很委屈和焦虑,谁不知道给孩子玩手机不好呢?但是,当我忙着做家务时,当我忙工作时,如果不给孩子电子产品,我是不是要将自己劈成八瓣使用才行?
我是不是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发自己更多的智力,才能帮他/她找到“内心的渴望”,陪伴孩子度过无聊的时光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对,也不对。
归根结底,
家长的投入与陪伴,也是孩子的“外援”。如果孩子每一次感到无聊的时候,父母都开发了新奇的思路,帮助孩子度过无聊,那要问问自己,这种帮助,是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了?如果是家长设计好的游戏或活动,孩子只是被动依照家长的指导去做,即使孩子在当下不觉得无聊了,下一次类似的情境下,孩子或许还是不知所措。这就是“授之以鱼”,这条“鱼”,仍旧是环境给予他/她的外援,不是孩子自己发掘的内在力量。
在幼小的孩子尚未练习过,也没有积攒内在资源让自己面对无聊时刻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是“授之以渔”。
给孩子提供探索自我内在热情与兴趣的方法,也就是教育学上谈到的孩子成长的“脚手架”。这些支持的方式是启发式的,开放性的,而非规定的,或者直接给与指导的。
例如,家长在平时可以多多通过发问的形式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与自我探寻的热情:“这几个绘本你最喜欢哪本呢?为什么呀?”“有哪个玩具正在冲你招手?它在说什么呢?”
上面仅仅是举例,它们绝对不是适用于任何孩子和任何情境的万能药。原因在于,
每一个孩子都不一样,都有自己独特的关注点,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的接受方式和偏好。无论如何,家长才是最了解孩子的人,相信只要家长们理解了上面的文字,在每一个生活情境中,会创造出最适合自己孩子的办法。
而大一点的孩子,可以直接与他们讨论这种“无聊体验”;让孩子理解,感到无聊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总之,让我们和孩子一起积极面对日常琐碎时刻的无聊吧,因为它可能会以一种你不知道的方式帮助你成长。
注释
【1】Stafford, S.P., Gregory, W.T. Heidegger's Phenomenology of Boredom, and the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Conscious Experience.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 2006, 5(2) : 155-169.
【2】Eastwood, J.D., Cavaliere, C., Fahlman, S.A. A desire for desires: boredom and its relation to alexithymia.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7,42:1035-1045.
公众号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mSGyg-Ia62ESKbEA31SR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