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专栏

COLUMN
原创专栏

良知与致良知丨天行专栏

作者:齐谐 哲学 发布时间:2020-06-05
儒家经典《大学》乃大人之学,集中讨论的是修己治人的学问,“致知”是其中重要的精神修为。

明代大儒王阳明主张“致知”的“知”就是良知,于是他把《大学》的“致知”发展为“致良知”。照王阳明的讲法,人性中的本然之善就是“良知”,精神修为的方法就是“致良知”。“良知”并不神秘,其实就是人的道德意识,即通常伦理学上所说的“良心”,它对塑造中国人的文化心灵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良知人人本具,完完全全,无少亏欠


一次王阳明对众人讲“良知”,有人颇感费解,突然发问:“什么是良知?是黑还是白?”满座皆笑,其人赧颜。王阳明从容答道:“良知非黑非白,其色正赤。”弟子不明白,王阳明接着解释:“现在使你脸红的,不正是良知吗?”其实这是明代的一则笑话,并非真有其事。不过,故事虽然是虚构的,却体现出“良知”作为道德意识的特点,值得体会。

“良知”人人都有,连德行有亏的盗贼都不例外。阳明有个弟子,每晚读书。一天有贼夜入,被仆人抓住,带去请他发落。这位书生便与盗贼讲人人都有良知,人要按照良知立身行事,不当偷盗。盗贼听罢哈哈大笑,不屑并反问:“我的良知在哪里?你指出来给我看一看!”书生想了想说:“你把衣服脱了,我告诉你。”盗贼脱到最后,只剩下裤子。书生说:“没脱干净,还要脱。”盗贼说:“不能脱了,不能再脱了。”此时书生对盗贼大喝:“看,这就是你的良知!”人都有羞耻心,凡认为可耻的事就不去做,这叫作“行己有耻”。盗贼说自己没有良知,可是让他脱裤子,他为什么不脱呢?正是良知激发了他的羞耻心使然。可见即便是盗贼,也一样良知未泯。

“良知”是道德理性与道德情感的统一。它首先是道德理性,能够知善知恶,引导人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所以王阳明将它比作人人自有的“定盘针”。“良知”同时又是道德情感,能够好善恶恶,如好好色,如恶恶臭,也就是说,喜好善举,如同喜欢美女,厌恶恶行,仿佛厌恶臭味,一切都自然而然,发自内心。

致吾心之良知,扩充至极,知行合一

孟子说:“徒善不足以自行”,善心也就是良知,要存养勿失。但仅有良知还不够,礼义廉耻等伦理德目,不是空悬之理,是要靠修为实践来完成的。那么如何行?如何践?还有一个问题是,良知虽然人人现成具有,但却常常被私欲遮蔽,不是良知的本来面目了。那么良知如何才能时时呈现?在王阳明看来,这都要靠“致良知”来解决。

所谓“致良知”,有两方面的意涵:“致”首先是扩充,要使良知扩充出去,并且要“至极”。也就是扩充良知,扩充到最大限度,至其极致;另一方面,“致”又是实行,就是要实实在在地去做,努力将内在的良知变作具体的道德行为。“致良知”就是从内在的意识、外在的行为两方面,切实加强为善去恶的道德修为和实践。

需要注意的是,精神修为并不是压抑人性,恰恰是从私欲遮蔽中解放人性。所以致良知的修养工夫,并非用力克制的严毅清苦。

明代儒者罗近溪就曾“制欲太过”而病心火,他自己也说,我刚学习实践儒学的时候,常常是“清昼长夜,挥泪自苦”。罗近溪的病和苦,其实是方法不当所致。后来他提出:“当向五更半夜,默默静静,拷问自己心肠”,而如果真能自信良知在我,不假外求,“便骨肉毛皮,浑身透亮;河山草树,大地回春”,呈现出一派生机流畅、活泼自在的和乐景象。

明代另一位儒学大家王艮同样也体会到了“致良知”的和乐爽畅,他在《乐学歌》中说:

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
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
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
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
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
鸣呼!天下之乐,何如此学?
天下之学,何如此乐?

人心的本质是“乐”,私欲蒙蔽了人心,才会恐惧忧患。私欲萌发时,良知一自觉,就可以消除私欲,又回到本来“乐”的状态。“学”就是要用良知去除私欲,获得“乐”的感受,“乐”就是在“学”的过程中,也就是在致良知的精神修为过程中,切实体验到一种高级的精神愉悦。

这种精神修为实践的安舒之乐,被北宋理学家程伊川比作“日履安地”。程伊川非常严谨,一生谨守礼训。他晚年时有学生问他,先生日常一切都按礼来做,几十年如一日,是不是太辛苦啊?程伊川答:“我每天按照礼行事,就像踏在安全的平地上,有何辛苦?如果不按着礼行事,就像每天都身处险境,那才辛苦。”所谓“按照礼行事”,也就是“守规矩”,是避祸远灾、“日履安地”之道。

人如果时时“致良知”,自然“事事皆合礼”。

在王阳明看来,“致良知”不但让人出于真实的善良动机,做出善的行为,同时还能赋予这个世界价值和意义。所以他说:

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
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
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

这并不是说,没有我的灵明,天地鬼神就不存在。这里王阳明并不关心物理的世界如何,他所强调的是伦理的世界、价值的世界。在他看来,价值世界的意义正是通过人的修为活动而透显。人是万物之灵,人的灵光一现,万物的价值由此喷涌而出,山河大地顿现生机和意义。

古人特别强调道德人格的伟大,认为有德之人与天地一般,是这个世界的共同创造者(所谓“参天地,赞化育”)。我们今天自然不必事事遵循古人的礼法和标准,但是必须知道人人都有良知,人人能致良知,人人都有力量,所以要挺起脊梁,堂堂正正地做一个人,这是万古不变的。


公众号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UF-aKeTBoi1JESERrwxWg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作者:齐谐

编辑:Savannah、早早

图片来源:ibaotu.com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天行教育哲学研究院

电话:010-58804184

邮箱:tianxing@bnu.edu.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富中通和大厦10层1002

微信公众号天行LAB

© 2020 天行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90521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