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们向大家推荐了《优秀的绵羊》这本书。作者威廉·德雷谢维奇在书中批评了精英教育:常春藤院校已经忘记了教育的本质,正在培养大批过度自信却输不起、故步自封、与社会脱节的学生。他提出公立学校更重视教育,教学方法也更灵活、更前沿等观点,并指出:教育应该是照料人的灵魂,反思人生。今天我们来聊聊优秀的绵羊背后的父母。
在聊他们的父母之前,我们先来简单复习一下什么是“优秀的绵羊”。
优秀的绵羊
那些进入常春藤名校的学生,个个看上去光鲜亮丽:拿了各种奖项、参加过各种社会活动、各项技能样样精通,考试成绩全都是A。看起来,好像他们已经非常成功,其实,只有他们知道,自己是多么的空虚和焦虑。在斯坦福大学流行一个说法,叫“斯坦福狂鸭症”。湖面上的鸭子看起来很优雅,但它那两个脚蹼却正在水底下拼命地狂扒。这正是一些名校大学生真实的写照。他们不是为了充实自己,而是为了战胜别人,这些学生就像长颈鹿,为了互相竞争,头颈变得越来越长,长得越来越畸形。
最后,这些学生会成为德雷谢维奇说的“优秀的绵羊”。看起来都很优秀,其实是一群懦弱的、懵懂无知的、盲目追随的绵羊。所有的人都去追求同样的学校,上同样的课,选择同样的专业,所有的学习只为了拿更多的A,毕业是为了找到别人眼中羡慕的工作,成为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终其一生,过着未经省察的“二手生活”。
用“杞人忧天”来描述百姓家庭的心态可能有过分的嫌疑,但是普通大众确实有足够的理由为自己孩子的未来担忧。社会流动性停滞不前,竞争已经全球化,中产阶层艰难生存,资本阶层变得越来越遥不可及。
直升机型父母和溺爱型父母
德雷谢维奇在书中提到了两种类型的父母,不妨看看你是哪一种父母,或者你的父母是哪一种类型的父母?
第一种父母叫直升机型父母。他们总是盘旋在你的头顶,你抬头看,他们在那儿,你不抬头看,他们也在那儿。直升机型的父母为什么总要待在那儿呢?因为他们要时时刻刻监督你啊:该写作业了!该睡觉了!该练琴了!该准备高考了!该准备考研了!该给自己找个对象了!他们盘旋在半空,时不时施加压力,时不时批评,他们坚信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严格的、有秩序的、受监督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第二种父母叫溺爱型父母。他们尊重孩子的意愿,对孩子基本不管不顾。孩子在墙上画画?没关系。把客厅弄得乱七八糟?没关系。他们会跟孩子说:你是最棒的!他们会跟别人夸耀:我们从来不管教孩子,只给他们鼓励,不给他们惩罚。在他们看来,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孩子应该追寻自己的热爱和梦想。
为什么做这两种父母都不好?
这两种父母,哪一种是对的?
都不对。
虽然这两种育儿方式看起来似乎相互矛盾,但是从根本上来讲,它们并不对立,而是如出一辙。仔细想想,这两种父母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依据的都是父母自己的理念。不论是张开双臂拥抱孩子,还是攥起拳头给孩子施压,都是源自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的一种冲动。同了解孩子这件事相比,父母更在意的是自己的理念。直升机型的父母更强调纪律,更向往成功,所以他们会说,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严加管教。溺爱型的父母更强调自由,更向往幸福,所以他们会说,我们要尽可能让孩子过得快乐。
孩子在这两种方式的培育下,就如同父母的衍生品:“直升机式父母”要求孩子达到他们设定的目标;“溺爱式父母”通过孩子表达自己对自由和稳定的向往。这两种父母都是要在孩子的身上弥补自己缺少的东西。那些想让孩子成功的父母,其实自己最害怕当失败者,所以他们要让孩子成功,这样才能证明自己是成功的父母。那些想让孩子自由的父母,其实自己最担心生活的压力,所以他们想让孩子快乐,是为了弥补自己内心的不快乐。
《苍白的国王》(The PaleKing)这本书的主人公讲得更露骨,也更贴切:“我的家庭就如同一家企业,我的价值取决于我上个季度的业绩。”该书作者大卫·福斯特·华莱士(David Foster Wallace)观察到,生活在精英家庭的孩子挣扎于“被认可“和“有价值”之间。用研究人类个性发展的专家迈克尔·汤普森(Michael Thompson)的话来说:“家庭派送出一位孩子,孩子一直认为自己是独立的、自由的,但其实他们不过是走上了一条完成父母使命的道路。”
不管是直升机型父母,还是溺爱型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那就是我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我严格,孩子就守纪律,我宽容,孩子就更快乐。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教育不是计划经济,不是你制定一个完美的计划,就能控制最终的产出。
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小
既然上述两种父母都不好,那么我们该成为什么样的父母才对孩子的成长更好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知道一个真相。
那就是,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小。我们之前向大家推荐过一本书,是心理学界的传奇人物哈里斯撰写的《教养的迷思》,其中详细论述了对孩子成长真正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想要了解的读者可以回看我们的文章。
哈里斯讲到,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影响不大,并不是说父母对孩子没有影响,而是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影响是基因,基因的影响是先天的,是我们无法改变的。
除了先天的基因,后天的经验也会对孩子的成长有影响。不过在后天的经验中,父母能起到的影响只是一小部分。现在的父母一天能有多少时间是跟孩子在一起的?孩子大部分时间是跟别的孩子在一起的。他们现在是在学校里跟其他孩子在一起,总有一天,他们必须在社会上跟和他同一代的人在一起。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更大的是他们之间的互相学习。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经验,都有自己的理念。上一代人的成功经验,到了下一代,社会环境改变了,就不一定灵验了。即使你在家里把孩子培养得很好,他们到了学校里、到了社会上,也未必会跟在你面前表现得一样。想想我们身边的孩子,有没有在家里是个乖乖仔,到学校却是小霸王的?同样,孩子可能在家里跟你一句话都不说,到了学校里,却跟朋友们无所不谈。
对父母的建议:做个麦田守望者
既然父母的影响那么小,那是不是就不管不顾呢?当然不是,该管还是要管的,只是你要意识到,不是你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子,他们就会成为什么样子。父母能为孩子提供的最好的东西,就是一个适宜他们成长的环境。
美国作家J.D.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里有一段话,可以作为父母的参考——
我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玩。几千几万的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是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做个麦田守望者的角色,踏实地守在那里,不让孩子掉下悬崖,也许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照顾。
对孩子的忠告:犯错要趁早
德雷谢维奇教授的建议是:
上大学期间,和父母的交流频率不要超过一周一次,最好是一个月一次。无须告诉父母任何有关论文或考试的成绩,甚至是任何在校期间的情况。同时,也不要期望求助于父母。如果他们干涉你选课或大学生活的细节,请委婉地拒绝。如果他们不接受你的拒绝,那么你需要大声地告诉他们,大学是完全属于你的,不是他们的。
成长并不总是顺利而美好的,成长的过程是残酷的。成长就是自我挣扎,成长就是背叛。你要背叛原来的你、你要背叛你的家庭、你原来的朋友、你原来的环境。所以,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必须有一个阶段,要当一回“孤儿”。
尽可能地在年轻的时候,在没有进入社会之前,把能够犯的错误都犯完(当然,不要犯致命的错误,也不要重复犯错)。犯错要趁早,错了就要改。只有不断地尝试,不害怕犯错误,才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迅速地自我迭代,积累更多的人生经验,才能在磨练中变得更加成熟。挫折、牺牲、内心挣扎、出师不利、走弯路、与家人和朋友之间的矛盾等,这些才算是真正意义上走向独立的特征。
只有痛过,才是真实的。
公众号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uqS0ZzPrTCAvn8lIR2k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