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被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无论是“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的相依相伴,或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天长地久,都会勾起人们的无限柔情在心头。在太多人眼中,守着心爱的人,便是拥有了全世界,即便失去最初的自我、做出自我牺牲也甘之如饴。然而实际上,很多人在“甜蜜的享受”之中,误解了真爱的含义。在《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一书中,作者M·斯科特·派克(哈佛大学博士,心理医生)对真正的爱有了深层次的解读,许多人口中的“爱”往往只是自欺欺人,而并非真正的爱。
爱的定义
对于“爱”这个极其抽象的概念,几乎从未有过令所有人满意的定义。本书作者经过反复斟酌,给出了爱的定义:“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的一种意愿”[1]。这个定义的要点准确、精辟。
首先我非常欣赏定义里的“自己与他人心智成熟”。真正意义上的爱,一定是既要爱自己,也要爱他人。在促进对方心智成熟之时,自身的心智也日益走向成熟,从彼此身上找到成长的动力与向上的力量。
其次,“不断扩展自我界限”十分关键,它是“心智成熟”的前提。当与所爱的人在一起时,有些人的眼中、心中只有对方,把自己当成对方的附属品。还有的人在爱与被爱中真诚的付出和努力,彼此拓展了眼界,看到了人生中从未有过的风景。显然后一种才是成熟的爱。
最后,作者认为爱是一种“意愿”而非“欲望”或“感受”。作者强调了爱的主动性,以及与行动的关联。爱是自发而坚定的,不应是被动的强迫的。真正的爱不仅包括爱对方的欲望和感觉,更是在促进彼此成熟的意愿下产生的持久的、长期的行动。
显然,作者所定义的爱,不仅指男女之爱,也包括亲人、朋友之爱。著名作家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中写道:“爱与痛无关”。真正的爱让双方得到心灵的成长和滋养,并追求攀登个人价值的顶峰。
对“爱”的误解
1. 爱与“坠入情网”
人们对于“爱”最深的误解,恐怕是认为“坠入情网”般的依恋感便是爱的真谛。无数情侣在“被爱情冲昏头脑”的时刻做出“我爱你”、“爱你一生一世”的浪漫表白。然而在热恋期过后,却又发现彼此并不能带给自己持久的愉悦和幸福。这种与“性的冲动”有关的激情取代了理智,人们很难客观了解真正的爱是否存在。所谓“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正是反映出人们试图将“浪漫情爱”想象成“长期生活中的爱”的失望。
在作者看来,“坠入情网”式恋爱的本质与自我界限有关。在生命早期的几个月里,婴儿难以区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边界。随着幼儿的成长,他们会幻想自己如神话中的人物那样无所不能。而成长到青春期甚至成人阶段,在经历过许多现实的打击后,人们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十分有限,并非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即感知到了“自我界限”。并且生活经验告诉人们,彼此合作才能互相助益。
处在自我界限的束缚中,个体感到压抑和寂寞,十分渴望冲破牢笼,感受自由。而“坠入情网”的过程可以使自己的“自我”与他人的合而为一。这种突破自我的狂喜令寂寞感消失殆尽,感觉像是拥抱了全世界。正如作者所说:“坠入情网是情感和心灵的一种退化。与心爱的人结合在一起,跟童年时与父母相伴的记忆彼此呼应,让我们仿佛体验到幼年时无所不能的快感,似乎没有什么能阻止我们实现愿望”[2]。
然而,这种觉得自己无比强大的体验往往不切实际。“坠入情网”的两人相处时,琐碎的生活很可能令双方冲突不断。例如一方需要对方时刻陪伴自己,而对方却因工作原因无法抽身,导致双方的争执、误解等。在日常相处中,两个人吃惊地发现其实从未互相了解,也从未真正融为一体。因此,恋爱关系中的双方开始合拢各自的自我边界,又恢复成原本两个不同的个体。
诚然,真正的爱往往是在“坠入情网”之后产生的,恋爱的美好感受可能成为追求真爱的重要诱因。然而,真爱并非必须以恋爱的感觉作为基础,它以相知为前提,以“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为最终的目标。追求真爱的双方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彼此滋养,共同成长。
2. 爱与依赖
心理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提到:“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3]。
在亲密关系中有这样一类人:他们似乎时时刻刻需要他人的陪伴或照顾,没有对方就无所适从;他们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确认对方是否爱他(她),而对方的付出总是无法令他们满足。他们会说出类似“你如果离开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的话。在大部分时间内,个体失去了自由的意志,被所谓的“爱”牢牢捆绑。他们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完全依赖于关系中的另一方。
显然,“我的存在依附于你的存在”是寄生关系,不是真正的爱。这样的关系使得双方都不得自由。假如严重的依赖对方,让依赖感控制了自己的所有需求与行为,那么就引发了“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这种心理问题。
作者在书中描述了一位30岁的此类患者,让我印象极深。由于他对家庭的不关心,妻子屡次威胁会离开他。每次他都保证会改好,但又一再食言,屡屡犯错。在妻子真正离开他之后,他极其痛苦,表示“没有家人,我一刻也活不下去,我太爱她们了”、“没有他们,我就什么都不是了”。然而,几天后他却欢喜地表示心情好极了。原来是又遇到一个新的姑娘,他认为自己“又是个正常人”了、“知道自己是谁了”。实际上,他再次陷入了一个新的不幸的平衡状态。他对自己的认知依然建立在对对方的依赖之上。这种依赖甚至与对方是谁无关。只要有人可以建立关系,他就能够填补空虚和寂寞,感到“安全”和“舒适”。
正如作者所说:“他们(消极性依赖症患者)的白日梦里没有“努力”和“进步”的字眼,只想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别人的爱和照顾”[4]。在依赖他人的过程中,他们把照顾好自己的责任随意交由对方,哪怕以牺牲自由为代价也甘愿。这些人不去为自己的生活和彼此的关系付出努力,不愿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
依赖症的形成往往与童年时期的孤独与爱的缺乏有关。许多消极依赖的患者由于儿时爱的获得匮乏,更希望从对方身上获得爱而非付出爱。然而,这样的不当模式将导致心智始终无法走向成熟。诚然,许多亲密关系中的人并未达到心理失调症的严重程度,但或多或少体验过上述心态。依赖者对对方的束缚无法让其拥有自由和成长的机会。可想而知,这样被动地只想得到他人的爱,并不能让自己真正拥有爱。
成熟的爱的表现
谈过了对爱的常见误解,下面来谈谈真正的爱究竟如何表现。
在本书作者看来,勇气、付出与关怀是爱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实现“自我界限的扩展”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需要个体不断付诸努力,克服长期的懒惰和内心的恐惧。爱可以带来勇气,让人们勇于采取行动,促进彼此达到心智成熟。
此外,关怀是爱的重要表现形式。心理学家罗洛·梅表示:“爱的意愿其实是一种关怀”[5]。表达关怀的最重要方式是用心倾听。用心倾听需要付出大量精力,要求倾听者放下成见和私欲,真诚地走进对方的世界,带着共同成长的目的去了解对方的感受和需要,努力接纳与理解对方。说话人感受到倾听者的关怀后,往往能够敞开心扉,也给予倾听者真诚的关心和理解,避免了冲突和猜疑。不论是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或是亲密的伙伴之间,用心的倾听是彼此表达爱的最有效方式之一,也是自我界限拓展的过程。
心理学家罗洛·梅在著作《人的自我寻求》中对爱做出同样精妙的界定:“我们将爱定义为一种由于另一个人的出现而产生的喜悦以及对自己的价值观与发展和他的价值观与发展的肯定”[6]。
在罗洛·梅看来,“能够给予并接受成熟的爱是我们评价完善人格的一条合理的标准”[7]。可见,爱与人的心智成熟有关,它能带给人幸福的喜悦,也应伴随接纳、理解、个性的完善。很喜欢诗人纪伯伦对婚姻中“寂寞的智慧”的描绘,在我看来正是真爱的模样:(婚姻中的两人)
“就像那琴弦,虽然一起颤动,发出的却不是同一种音,琴弦之间,你是你,我是我,彼此各不相扰”[8]。这是成熟与智慧的表现,也是幸福与温暖的体验。
注释
[1]节选自《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第二部分,p.57
[2]同上,p.62
[3]节选自《爱的艺术》,p.38
[4]节选自《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第二部分,p.74
[5]同上,p.89
[6]节选自《人的自我寻求》第七章,p.187
[7]同上,p.184
[8]节选自《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第二部分,p.132
参考书目
[美] M·斯科特·派克,于海生、严冬冬译,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
[美]艾·弗洛姆,李健鸣译,爱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美] 罗洛·梅,郭本禹、方红译,人的自我寻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公众号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N3nIyHrBsRbA_tLld0y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