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专栏

COLUMN
原创专栏

获得幸福的方法——阿德勒的生活哲学丨天行专栏

作者:史咏钢 心理|自我发展 发布时间:2019-03-07
我们的烦恼和痛苦都不是因为事情的本身,而是因为我们加在这些事情上的观念。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常常有朋友问我,你们学心理学的,告诉我什么是幸福,怎么才能幸福。我常常会反问他们,你觉得呢?然后他们先是会沉默一下,然后说:就是不知道啊!知道还问你?
 
通常问我这个问题的朋友,最近可能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生活中的不愉快,而且多是人际关系上的问题。所以,当我们“不幸福”的时候往往会开始思考“幸福”的问题,而身处“幸福”中的人可能并不太会去追问这个问题。
 
幸福是一个主观的东西,我们今天不回答什么是幸福,而是向大家介绍一套获得幸福的方法,如果你可以做到,那么相信你会理解什么是幸福。
 
这套理论来源于心理学家阿德勒,不同于弗洛伊德,阿德勒不要你从过去的事件中寻找原因,而是告诉你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生活形态

首先我们引入一个概念——生活形态。阿德勒把我们对这个世界、人生以及自己所赋予的意义称为“生活形态”,通俗来讲我们称其为“性格”。阿德勒认为,生活形态就是性格外在形式的表现。他认为,性格并非是与生俱来的,虽然不容易,但确实是可以改变的。所以他不使用“性格”这个容易让人以为是与生俱来而难以改变的字眼,而是使用“生活形态”。
 
生活形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自我概念、世界观和自我理想。自我概念是自己对自己赋予的意义,有的人被公认是美女却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有的人看起来很瘦却觉得自己很胖,这些都是自我概念决定的。
 
世界观是自己对于周遭世界赋予的意义,有人认为这个世界很危险,也有人认为这个世界很安全,有人认为身边的人都是同伴,也有人认为身边的人都是敌人,这是世界观决定的。
 
自我理想指的是想象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应该成为优秀的人,我应该受大家喜欢等等,这是自我理想的内容。
 
生活形态就是一个人对自己与这个世界所赋予的意义,根据这个意义,决定对自己和这个世界的看法,看法决定了我们是不是幸福。
 
所以,如果你觉得不幸福,那么,你可能需要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形态,也就是改变你对自己以及这个世界所赋予的意义,那么该如何改变呢?

如何对自己——活在当下

“考上高中就好了”、“考上大学就好了”、“找到工作就好了”、“结了婚就好了”、“生了孩子就好了”……持有这些观念多是没有活在当下的表现,往往也会离幸福更远。
 
好比登山,如果你认为只有到达山顶是幸福的,而登山的过程是幸福的代价,那么你将很少体会到幸福——你可能会登不上去,也可能登上之后发现有更高的山,这样的生活相当于被目标牵着走,既不自由,也不幸福。
 
阿德勒认为人生并非一条通往某个目的地的线,而是无数个“点”的连续,每一个当下,每一个瞬间都应该被好好珍惜、好好体会、好好享受。
 
阿德勒并非让你不追求目标,而是让你享受追求目标的每一刻。你想成为一名钢琴大师,可以!但是并不是成为了钢琴大师才能幸福,你应该享受练琴的每一刻,当下就体会到幸福。
 
也就是说,阿德勒希望你可以认真地活着,认真地对待人生的每一刻,如果你不能认真地活着,永远都在路上,永远都不喜欢当前的自己,那你真的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得到幸福。

如何对他人——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是阿德勒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指的是想要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就要区分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我的课题。我们很多人际关系的烦恼其主要根源往往是因为分不清楚什么是别人的事,什么是自己的事。
 
一个人如果分不清什么是自己的事,什么是别人的事,那他就很容易变得敏感内向,容易受他人情绪的影响,活在别人的评价和期待之中,把别人的期待变成自己的期待,把别人的情感当做自己的情感。
 
一个人自我发展成熟的标志就是越来越能分清楚别人的事和我的事,别人的情感和我的情感。自我的边界,就是通过这种区分确立起来的,人和人之间有一个界限感,每个人为自己负责,人生就能简单化。
 
如何区分事情是我的还是别人的,有一个简单的方法:看行动的直接后果由谁来承担。你可以把一匹马领到河边,但是最终喝不喝水那是它自己的决定。
 
“我爱你,与你无关”,可以理解为是典型的课题分离。爱谁、信任谁、帮助谁,那是你的课题,至于说这个人会不会爱你、会不会辜负你的信任、会不会对得起你的帮助,那是他的课题。
 
现代社会年轻人越来越习惯课题分离,尤其是在大城市生活的年轻人,他们每年过年回家,最不爱听亲戚唠叨,因为长辈们已经习惯了对他人的生活横加干涉,而这往往会造成双方的不愉快。
 
这样说,课题分离会不会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当然,只是做到课题分离还是不够的,还要建立共同体感觉。

如何对他人——建立共同体感觉

人际关系的出发点是课题分离,而终点则是建立良好关系,也就是建立“共同体感觉”。阿德勒提出共同体感觉的理论背景,是基于他的战争体验。阿德勒经常使用“全体中的一部分”这种说法,指的是自己归属于某个地方的感觉,或是希望继续待在某个地方的感觉。
 
共同体感觉的原文是德文,在被翻译成英语时,阿德勒最喜欢“Social Interest”这个译文,这个译文和德语的原文意思不同,比较不强调与共同体的关联性。对“Social”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感兴趣(interest),着重在对他人关心的部分。
 
阿德勒的主张很简单,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我们要帮助那些只关心自己的人去关心其他人。通过共同体感觉的英译说明:“对他人的关心”就是共同体感觉。
 
如何建立共同体感觉?

首先,要“自我接纳”。要接受自己,我承认我有这个缺点那个缺点,但是我能接受我自己。自我接纳的前提是不能自我欺骗。自我肯定不是自我接纳:我们往往会在自己做不到的情况下暗示自己“我能行”,这种“肯定”其实是自我欺骗;而自我接纳是诚实地告诉自己现在还做不到,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比如这次考试得了60分,如果你告诉自己只是因为运气不好,其实我可以考100分的,60分只是外部因素造成的,100分才是我的真正水平,这样表面看起来是自我肯定,实则是自我欺骗。而如果你接受自己现在只能考60分,然后去思考自己怎么努力才能在今后更加接近100分,这才是自我接纳。
 
关注你可以改变的,接受你不能改变的。你得先接受自己,然后才谈得上改变自己。
 
其次,要“他者信赖”。阿德勒要求我们无条件地相信别人。

信赖不同于信用,信用是有附加条件的,比如银行贷款,需要提供抵押,要确保你还钱才借给你,而信赖是不加任何附加条件的。那么在生活中一味的信赖,不是很容易吃亏嘛?
 
确实有可能。但是阿德勒提出信赖,是想让我们建立更加深厚的人际关系,从而体会更加深刻的幸福,而非在信用基础上的浅显的人际关系所体会的浅显的快乐。而建立深厚的关系的前提需要我们做出无条件的信任,也就是说,他者信赖是构筑深厚关系的前提。
 
信赖的反面是怀疑。例如在恋爱关系中,如果我怀疑伴侣可能对我不忠,并且积极去寻找相关证据,那么带着这样的态度,对方无意的举动,与别人打电话的语气,联系不上的时间等等,只要我们用怀疑的眼光去看,所有事情都可能成为不忠的证据,哪怕事实并非如此,试想一下,这样的关系能够维持下去吗?


也许你会说,无条件的相信别人只会遭遇背叛,这就要用到前文中的课题分离概念了,他人是否背叛你是别人的课题,而我们只需要考虑自己该怎么做。如果你不想与某人建立关系的话,主动斩断关系是我们自己的课题。
 
如果我们一味担心被欺骗被伤害,不敢去信赖他人,那最终与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关系。当我们拿出信赖他人,拿出加深关系的勇气,人际关系的喜悦就会增加,人生的喜悦也才会随之增加。
 
当我们做到了自我接纳,同时给予他人无条件的信任,这时他者便成为了我们的伙伴。把他人当作我们的伙伴,我们就能够在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我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
 
最后,要“他者贡献”。幸福来自对共同体的贡献感。对作为伙伴的他者给予影响,做出贡献,便是他者贡献。
 
做出贡献并非让你自我牺牲。在阿德勒看来,自我牺牲是过度适应社会,是没有必要的。他者贡献不是舍弃自己为他人效劳,而是为了在贡献的过程中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最容易理解的贡献就是工作。我们工作并不仅仅是为了赚取金钱,而是在通过工作来实现他者贡献,参与共同体,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很多富豪已经获得了足够的金钱但仍然在努力工作,甚至比一般人更加忙碌,他们大都是在为他者做贡献,从而获得“我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
 
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这三步其实是一个递进的过程。有了自我接纳,每个人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你才不怕别人背叛,你才会有他者信赖。有了他者信赖,把别人当作伙伴,你才愿意他者贡献。而他者贡献会让你找到共同体感觉,从而体会到幸福。

唯心的理论

到此为止,关于幸福的方法就介绍完了。如果你想幸福,大可按照上述的说法进行实践。只是,最后还要提醒大家一点,这套理论并不能解决你人生中所有的问题,它是一套生活哲学,解决的是心态的问题。
 
如果你确实关心的是幸福的问题,那么这篇文章介绍的理论一定可以帮到你。而如果你关心的是如何考上大学,如何赚更多的钱,如何掌握一项技能,如何升职,那么这套理论帮不了你。
 
世俗成功和内心幸福是不同维度的事情。阿德勒的理论不是告诉你怎么成功,而是告诉你怎么坦然面对这个社会。
 
有很多成功人士,他们完全知道如何进步,如何取得成就,如何赚钱,但是他们并不一定幸福。他们的心态可能失衡,他们跟人比较可能会沮丧,甚至可能去自杀。幸福这个东西是主观的,是唯心的,人生除了那些可测量的世俗成功标准之外,内心还有不可测量的意义。
 
“朝闻道,夕死可矣。”愿你早日明白幸福的含义,做一个幸福的人。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1870—1937)

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之父

现代心理学和心理疗法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著有超过300种论文和书籍,涵盖儿童心理学、婚姻、教育以及个体心理学的核心要义。

经典作品:《理解人类本性》;《理解生活》;《自卑与超越》;《社会利益》;《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

参考书目
[1]岸见一郎,像阿德勒一样思考和生活[M].上海文化出版社:上海,2018.
[2]岸见一郎,古贺史健.被讨厌的勇气[M].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2017.


公众号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mdzuK8e4mb14gi9MbbAUzA

作者:史咏钢

编辑:Savannah、早早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天行教育哲学研究院

电话:010-58804184

邮箱:tianxing@bnu.edu.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富中通和大厦10层1002

微信公众号天行LAB

© 2020 天行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90521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