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专栏

COLUMN
原创专栏

格物以明善 应事而当理丨天行专栏

作者:齐谐 哲学 发布时间:2019-09-27
《大学》“三纲领八条目”讲了一整套的道德修养工夫,在“八条目”中,提出个人的修养入手方法由格物开始,格物才能致知,致知才能正心、诚意,进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所说的格物,虽有认识客观真理的意义,但主要是指德性修养的方法。因此,它既有推究事物原理,把握道德准则的意思,也被用作纠正不正当的念头与行为的方法。所谓“道德之理”,需要待格物而明。反之,做人行事如果光有仁心,脑袋糊涂,行事错乱,正是缺少格物一环。

格物虽为《大学》工夫节次的初步,但若想将它做好,也实属不易。它要求我们先探究明辨事物的原理与道德的准则,进而依照这些准则去行动,不受个人私欲的驱使和奴役,在伦理实践中应事当理、知行合一。

读书以明理

格物首先是一个知识增长的过程。通过读书、讨论讲明道理,并把典籍中的道理与个人的道德修养结合起来,以培养道德意识、价值情感,涵养品质和德性,提升人格和境界。

元代儒者吕仲实还未显达的时候,有一天晨炊不继,无米下锅。他想拿布袍去换米,妻子却舍不得。于是他就戏作一诗:“典却春衫办早厨,老妻何必更踌躇。瓶中有醋堪烧菜,嚢里无钱莫买鱼。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书。严霜烈日皆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吕仲实劝妻子当衣换米别犹豫,并说尽管自己贫困已极,宁肯当衣,也丝毫不敢做有辱斯文的事,恪守做人的原则。他相信经过各种磨炼,日子终将好起来。雄心生发动力,后来他果然及第,为国效力。

“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书”,表明吕仲实之所以能够面对贫寒,处之泰然,正是读书明理使然。读书使人获得道德的信念与力量,能够自觉地运用道德理性,始终以公共的道德原则来克服那些私欲,哪怕是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也初心不改。黄宗羲也曾就此写下“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其能奈我何”的诗句,这些都是坚持道德原则的传统士大夫精神的生动写照。

应事而当理

格物以明理,带有扩展知识特别是道德知识的意味。同时,格物不仅仅是知识的扩展,它更要求道德的实践。也就是说,格物还要考察在应对各种事务时,如何处理才更得当、合理。

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元朝时,南方大儒刘因面对忽必烈的屡次征召,坚辞不出,而北方大儒许衡慨然入朝,一度成为国师。在赴元大都的途中,许衡特意前去拜访刘因。刘因对许衡之举不以为然,当面质问。许衡答曰:“非如此,则道不行。”意谓不仕元朝,则儒家的道德价值便无法推行。随后,许衡反问刘因:“不出仕,如何推行儒家之道?”刘因则答:“非如此,则道不尊。”就是说,应当坚持“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标准,面对最高权力的征召坚辞不就,体现儒家传统一贯的“道高于势” “从道不从君”的操守。

这一故事虽是虚构,其中的寓意却值得深思。许衡、刘因二人都尊奉儒家的道德原则,却做出了截然相反的选择。其实,这两种看似逻辑矛盾的选择,在道德实践上可以并行不悖。两个人在面对具体的伦理境遇时,各自表现出适当的道德行为,而每一行为都是合理的,这便是“应事而当理”。

格至心中隐微之地

格物还需要做到“至极”,才能明辨是非、善恶、义利,也就是说,格物必须格至心中隐微之地。一方面要照察清楚、探究透彻,使是非善恶明白如理,另一方面要将隐微不正的潜意识彻底拔除,这两方面的功夫做到了,才有可能达到格物的至高境界。因此,端正道德意识,完全没有为非作歹的隐微念头,才算是格物的完成。

事实上,化除隐微不正的意识是非常困难的。北宋理学大家程明道十六七岁的时候喜欢打猎,后来自称不再爱好了。道学宗主周濂溪对他讲:“你说得太轻巧了,其实好猎的念头不过是在心中潜隐未发而已。一旦萌动,你还会和从前一样。”12年后的一天,程明道晚归,在田野间看到有打猎的人,不知不觉就生起了欢喜心。可见隐伏多年的潜意识,仍然还会生发出来。

儒家传统在讲明道理之外,更要求躬行实践,也就是“事上磨练”。明代儒者王龙溪有“三悟”之说,在他看来,从言语文字所得的知解,叫 “解悟”。由于所知尚未内化为道德自觉,实际上犹如门外之宝,不是自己的家珍,所以并不算数。其次,通过“习静”的修养方法得来的,叫“证悟”,它依赖于环境的安静。“彻悟”则是从人情事变入手,无论外在的环境如何纷繁缠绕,总是可以气定神闲地应对自如。格物只有达到“彻悟”,应接事务才能从容自如。

道光十二年,左宗棠与其兄左宗植一同去长沙参加乡试,考完后在住处等候消息。忽然捷报传来,说左宗棠考上了。左宗棠大喜,匆忙之间,一只袜子怎么也找不到,只好光着一只脚起来接报。待平静下来发现,原来袜子塞在了枕头下。左宗植嘲笑他说:“什么气量?不过一科名嘛,值得失措成这样!”左宗棠很难为情,讪讪睡下。黎明时分,捷报又至,这回是左宗植中了解元。左宗植喜不自胜,爬起来接报,也是只穿一只袜子,另一只怎么找都找不到。后来才发现原来是一脚穿了两只袜子。左宗棠讥笑他,左宗植也自觉得好笑。功名之际,竟能颠倒人若此。

孔子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是说,君子就连一顿饭那样短的时间也不能违背仁心,即便在匆促急剧、颠仆困顿之际,其心亦必在仁。以此来看左家兄弟,他们自幼读书为科考,对《论语》不仅耳熟能详,更是倒背如流,然而却只停留在“三悟”的“解悟”阶段,平日修为不够,临到应事就露了马脚,慌乱中做不得主张,结果全不济事。

由此可见,“格物”做到极致是大难事。正如左宗棠所言“为之甚难言则易”,说起来容易做来难。事到临头,可能自己所为比别人更不堪。曾经坚持原则,不为某事所动,将来未必也能如此。面对此事不动心,或许此事不是你的兴趣所在,面对彼事可能你就把持不住了。古人早就意识到,不论到何种境界,道德修为都没有永久的保证,人都会有堕落的可能,因此,“德不可怠,惟勤惟精”。这也要求我们树立严肃的道德意识,效法古圣曾子,一生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始终戒慎恐惧,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要永远精进,一天都不能堕落。


公众号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1KFiC21ecWDdY0JwfySJEA

作者:齐谐

编辑:Savannah、早早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天行教育哲学研究院

电话:010-58804184

邮箱:tianxing@bnu.edu.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富中通和大厦10层1002

微信公众号天行LAB

© 2020 天行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9052104号-1